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经典置石材料。太湖石因最早发现于江苏、浙江之间的太湖地区而得名,与安徽灵璧的灵璧石、江苏昆山的昆石、广东英德的英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石”。广义上的太湖石则囊括了各地因岩溶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如安徽太湖石、浙江太湖石、房山太湖石、五井太湖石、唐尧奇石等。
苏州网师园梯云室后方的太湖石 袁颖 摄
太湖石颜色以白色居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其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具有无穷的意蕴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因而深受历代帝王官宦和文人雅士青睐。在唐代,搜玩太湖石已蔚然成风,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题咏诗文和雅趣轶事。据《清异录》载,唐代身居相位的牛僧孺酷爱收藏太湖石,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白居易本人也有多首描写太湖石的诗作,还曾撰写《太湖石记》,全面阐述太湖石的收藏、鉴赏方法及理论。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运送的奇花异石中就有很多太湖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
太湖石可分水石和干石两类。其中,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中说:“太湖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被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干石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的。除了天然形成的太湖石外,也有匠人参与加工而成的。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记载:“平江(今苏州)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于急水中舂撞之,久之如天成,或以熏烟,或染之色。”
日前,在杭州西湖博物馆举办的奇石特展上,一方古代太湖石“溪石”引人关注。这方古太湖石体量不大,属于北太湖石类(青州石),可能本来就是园林置石的残石,但能够自然稳坐,底部较小,上部突兀,局部有窍穴,风化痕迹非常明显,透着一股古拙之气。其上部平坦处有两处阴刻文字,左边是楷书“乾元二年”,右方是双钩行书“溪石”。
太湖石“溪石”(拨云轩藏)
所谓“溪石”,是指在溪谷中发现的太湖石。唐代诗人杜甫作有《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一诗,其中就提到:“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期间,在滁州菱溪水滨发现了几方晚唐滁州刺史刘金遗存的太湖石,移地安置于城西大丰山下新筑的丰乐亭,并作诗文记之,此石目前存于琅琊山醉翁亭,史称“菱溪石”。
“乾元二年”为公元759年,正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时期。赏石刻铭始于唐代园林置石,当时,在石头上刻铭成为一种风气,白居易、牛僧孺、李德裕等都在太湖石上留下过刻铭。如白居易在《感旧石上字》诗中提到:“太湖石上镌三字,十五年前陈结之。”牛僧孺将石头分为甲乙丙丁四等,每品有上、中、下之别,并将“牛氏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的评级刻于石上;李德裕每得奇石,便在石上铭刻“有道”两字。
这方古石上的两处刻铭,“乾元二年”楷书拘谨有余,“溪石”行书不拘于法,颇有“宋四家”黄庭坚的笔意,正好反映了唐朝书法重法度、宋朝书法尚写意的差异。故此,人们推断这方“溪石”为唐代遗石,在宋代被藏者添款。
品赏奇石,通常可以从形状、色彩、纹理、韵味等方面入手。太湖石蕴含着源远流长、以小见大、高山流水等中国传统文化意象,人们对太湖石的品赏和追崇,符合中国人一脉相承的美学诉求和精神寄托。
(本文首发于《中国文化报》2024年6月25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