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JY有个感悟:我感觉出去旅游一圈,见到过各色各样的外国人,和不同的外国人说过话后,我回来参加小组讨论会,一点都不紧张,也不怕和那些外国组员说话了。
JY说,小组里有新加坡人、印度人、荷兰人、印尼人,感觉自己英语变好了,发现大部分人都挺好的。但p6(去年最后一学期)才上小组合作课时,感觉好可怕……
哈哈,我说,所有的交流都是一种表达,放开就对了。天天坚持练习语言,就像假期中见了很多外国人,环境迫使少说四川话、地方话,多和外国人交流,反而提升了英语水平。
JY还说了一件事,一个同学PRY,老是给她吐槽“小组里突然加进来一个荷兰人”……传递负能量,有时候说话还阴阳怪气的。
我给的建议是:少和她接触,要是你什么都能原谅,那你所有的经历都是活该。
有一个观点,任何关系的结束都是在成就你。看看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的故事。
法拉第曾回顾自己一生:“如果没有离开父亲的铁匠铺,我就不会去街头当报童;如果没有告别一起送报的伙伴,我就不会去书店当订书工,也不会在那里看到戴维爵士的著作;后来我有幸成为戴维爵士的学徒,但如果没有离开他,我就不会成为今天的自己。”
有时候,一段关系的结束,往往比它的开始,能让你收获更多。
李叔同写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旧人无需知近况,新人不必问过往,各有各的渡口,各有各的归舟。一念执着,万般皆苦;一念放下,便是重生。
是的,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一部告别史,告别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走进新的成长旅程。
告别昨天、前天,以及一切的过往,活在当下,做好手头的事情,落实好最重要的3件事,包括学习语言,做好实验,发现最优秀的人才,只为开启新的一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