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赏析网

人工繁育长江江豚成功,新成员加入家族

06-21

人工繁育长江江豚成功,新成员加入家族

4月24日早上,“福久”先吐会儿水,再转圈圈。

6月9日18时15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饲养的雌性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福久”顺利分娩,产下一头体长约70厘米、体重约5公斤的雄性小江豚,编号:F9C24,为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家族再添一名新成员。10多天来,小江豚生长状况良好,目前正在经历一个独特的“蜕皮”过程。

豚妈“福久”,2011年由鄱阳湖引进至武汉白鱀豚馆,今年15岁,正值壮年。

5月10日,科研人员在水中自然状态下做B超,“福久”跟饲养员配合默契。 摄影 高宝燕

去年6月初,江豚繁育活动最频繁的时期,白鱀豚馆开始对“福久”进行B超监测。从2023年6月12日工作人员监测到受精卵排出、到江豚胚胎的生长发育、直到小江豚出生,“福久”妊娠的362天通过B超监测得以完整记录。

经过12个月的妊娠期,今年6月9日上午,护理人员注意到“福久”开始剧烈跳跃,一分半钟后又恢复平静。随后,又伴有间歇性快游和跳跃行为。

通过这些反常动作,护理人员判断:“福久”快要生宝宝啦!

在科研人员和护理人员陪护下,“福久”顺利诞下小江豚F9C24。

江豚妈妈“福久”和刚出生的小江豚在亲昵互动。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供图

据白鱀豚馆训练主管王超群介绍,幼豚出生后,它与母亲血脉相连的脐带因拉扯而自动断开;随后豚妈“福久”迅速找到孩子,贴心伴游,快速开始亲子互动;出生当天,小江豚F9C24就吮到第一口母乳。

“福久”对新生江豚格外爱护。刚出生时,“F9C24”因为游泳技能和力量不足,几次险些撞到繁育池池壁,为了保护孩子,“福久”贴心地在小江豚外侧伴游,以身体隔挡,直到它能够正常游泳。

小江豚当下正在经历“蜕皮”过程。它在出生一周后开始褪去胎皮,然后换上更为光滑的“外衣”,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是“福久”的第二胎,2022年6月27日,“福久”顺利产下她的第一个小公主——“久久”。为让更多公众了解和认识江豚,更好参与到江豚保护工作中来,2022年,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新华社湖北分社、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策划发起“见证长江江豚分娩”科普公益行动。这场全球首次公布江豚分娩全过程的网络直播,吸引2.2亿人次在线陪产。热情的网民现场为小江豚取名“久久”。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即将迎来两周岁生日的“久久”活泼健康,体重42公斤,体长1.27米,是白鱀豚馆中的明星江豚。

两只小江豚的的爸爸都是“淘淘”,2005年7月5日出生在武汉白鱀豚馆,是世界上首例人工环境自然繁殖成功的江豚。这些小江豚成为人工环境自然繁殖的“第二代”江豚,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王超群告诉记者,江豚怀孕周期为12个月。一般来说,一头雌豚一辈子可能繁育7—12头小江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表示,在外界干扰少、环境适合,江豚自身繁殖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可以3年生2胎。在天鹅洲江豚保护区,研究人员就曾观察到有江豚在哺乳期间再度怀孕。(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邓晓君 彭博炜 黄敏 刘荆刈)(范家曼对此文亦有贡献)

■ 淘淘陪产日记

大家好啊!我是淘淘,世界第一头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2024年6月9日18时15分,我的第3个孩子出生了。

白鱀豚馆给孕期的“福久”安排了明亮宽敞的单间和贴心伙伴。

我们长江江豚是长江中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微笑天使”,其中人工繁育是对我们重要的保护方式之一。现在,江水变清澈了,长江逐渐恢复了生机,截至2023年,我们家族的豚数上升到了1249头。

我在武汉白鱀豚馆生活了19年,2020年、2022年分别有了儿子“汉宝”,女儿“久久”。孩子们的名字寓意着在武汉出生的豚宝幸福长久。

去年6月,我媳妇江豚“福久”怀孕了,在陪产的日子里,感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的科研人员对她的悉心照料。

今天,我为大家独家曝光这份影像日记,和每一位喜爱江豚的人分享我的喜悦。

感谢所有关爱江豚的人!大家称江豚为“微笑天使”,愿这个世界的“微笑”越来越多。

江豚淘淘

2024年6月20日 武汉

(文/高宝燕)

来源:长江日报

阿拉斯加州

东陵玉是什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