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赏析网

湄公河的神秘之处:不仅是凶猛的淡水鱼类,还有洞里萨湖的伸缩胃

05-19

湄公河的神秘之处:不仅是凶猛的淡水鱼类,还有洞里萨湖的伸缩胃

文 / 图钓客 原创

摄影 / 北美钓客


引言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仅次于亚马逊河流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被称为“动植物自然博物馆”。鱼类多达1700多种,全世界十大淡水超级大鱼中,湄公河就有四种鱼上榜。

湄公河是东南亚的“鱼仓”。湄公河流域有哪些大型淡水鱼?湄公河靠什么能养活这么多鱼?和亚马逊河流域一样,湄公河能养活这么多鱼靠的是独特的生态系统,因为它拥有一个可以“伸缩的胃”--洞里萨湖,起到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提纲:

  1. 湄公河有哪些大型淡水鱼及丰富的鱼类资源
  2. 湄公河的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及决定因素
  3. 湄公河独特的生态系统有效运作是鱼类繁衍不息的保障
  4. 湄公河鱼类资源的重要性


一、湄公河有哪些大型淡水鱼及丰富的鱼类资源

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海拔落差巨大,鱼类分布从北方的冷水系鱼类过渡到南方的暖水性鱼类。因为气候带原因,冷水系鱼类种属少,大型鱼类少;暖水性鱼类种属多,大型鱼类多。

湄公河万象以上至我国边境地区为上游;万象至巴色为中游;巴色至胡志明市为下游。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是湄公河水域面积和营养物质的富积区,生活着的大型鱼类最多,具体有以下巨物级别的鱼种。

湄公河流域


巨魾

巨魾分布于印度恒河,我国澜沧江下游、元江,东南亚湄公河三个区域。是江底恐怖级别的杀手,其实它是鮡科鱼类,别的鮡科鱼类都是些小鱼小虾级别的,巨魾却是这个家族的巨无霸,是整个鮡科家族的颜值担当,威猛巨大。它在湄公河中下游称王称霸,但它有个弱点,产卵需要合适的水温才行,长距离洄游到我国境内的澜沧江下游产卵,容易遭到捕获。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叫它“面瓜鱼”,鱼肉颜色呈橘黄色,像南瓜,所以有面瓜鱼这个雅号。但它不是吃素的,凶猛得很,身形低矮,阔嘴尖牙,面目甚至有点狰狞恐怖。过江的动物乃至人类都会遭到它的伏击,它最喜欢呆在深潭水域。因为凶猛霸气,国内不乏喜欢养它的养鱼爱好者,犀利的眼神让它获得了“老鹰鸭嘴”的称呼。

巨魾


巨暹(xian)罗鲤

暹罗是古代泰国的称呼,所以这种大型鲤鱼被称为巨暹罗鲤,尊为泰国的国鱼。享受“国鱼”称号的还有岛国的锦鲤。巨暹罗鲤是鲤科鱼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能长到3米多,重达600多斤。但巨暹罗鲤是个素食主义者,不攻击其他鱼类,可以和陆地上的大象、海洋中的海牛组成“和平友爱团”。国内水族界喜欢把它的幼体当观赏鱼养。


巨暹罗鲤


巨型黄貂鱼(淡水赤魟)

中文学名叫多鳞沙粒魟(hong),巨型淡水黄貂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赤魟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河流,如亚马逊河、澳大利亚河流等,湄公河的赤魟分布于柬埔寨境内,最大个体达到5米,重达180斤。它喜欢将自己埋在沙子里或淤泥河底,通过身体顶部的洞或 者喷水孔呼吸。捕捉黄貂鱼时要非常小心。黄貂鱼尾部有一个根刺,能刺穿透人的皮肤和骨骼,并向人体内注射毒液。


湄公河巨型黄貂鱼


无齿[鱼芒](湄公河巨鲇)

是巨鲶科,无齿鷶属的一种鱼类。又叫湄公河鷶或湄公河巨鲇,是东南亚湄公河特有的一种巨鲶。这种鲇鱼幼体时期有牙齿,成体后神奇的变得没有牙齿且没有须。它不需要牙齿和须找食物,它的食物也不一样,它竟然是食草鱼类,这在鲇形目鱼类中独树一帜。成体平均3米长左右,重达300多斤。


湄公河巨鲇


多曼鱼:分布于湄公河水系,马来半岛、苏门达腊岛和加里曼丹岛。是鳢科鱼类中体型第二大的种类,和我国的黑鱼是同种鱼类,但个头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亲鱼在繁殖季节非常凶悍,具有护幼行为,会攻击靠近它的人类。以鱼虾、水生昆虫、青蛙和鸟类为食。体色可随环境而有所变化,通常绿褐色或橄榄绿色,成鱼体侧有1条暗色纵带,腹部白色,幼体适合当观赏鱼养。

湄公河除了以上大型淡水鱼之外,其他鱼种也很多。共有淡水鱼类1700多种,鱼种丰富程度仅次于亚马逊河流域。如大鳍鱼、七星刀鱼、泰国笋壳鱼、各种鲃属鱼类、叉尾鲇、成吉思汗鲨(长丝[鱼芒])等。我们可以从东南亚各国鱼市可以了解一二。

丝尾鳠(hu):我国澜沧江也有分布,重约40斤。它的背鳍呈半圆斜扇形,和成吉思汗鲨的丝带状背鳍差异很大。


丝尾鳠


大鳍鱼:大鳍鱼水族名叫月光暴牙,和亚马逊河的暴牙妹不是一个级别的鱼种。为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鱼类。能长到50厘米左右,分布于亚洲湄公河流域、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地淡水流域,是经济食用鱼,同时,也可作为观赏鱼饲养。喜生活于水体上层,肉食性。

泰国笋壳鱼:在我国两广地区有养殖,常出现于我国沿海城市的餐桌。

七星刀鱼:学名叫饰妆铠弓鱼,可以作为观赏鱼养,又名七星飞刀。舌头上有骨质牙齿,和龙鱼、巨骨舌鱼一样属于一个大家族。分布于亚洲湄公河流域的水底,以鱼类、甲壳类等为食,喜欢在清晨及黄昏活动。小的是暹罗单吻鱼,是柬埔寨人民做鱼酱的原材料。

叉尾鲇:和我国广西的越鲶一样,有个似裙边的腹鳍,游动起来非常漂亮。


叉尾鲇


二、湄公河的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及决定因素

影响鱼类从生存到繁衍的环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水资源--食物来源温度

湄公河水系鱼类资源丰富,有着关键的自然条件成因,具体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点:热带气候、充沛的水量、丰富的食物来源。


1、充沛的水资源

一条河流水系能否养育更多鱼类,最重要的环节是水资源要充沛,这个地区的水循环是这样的:

雨季,印度洋的暖湿季风携带大量的水汽,从西南往东北吹,当碰到雪域高原时抬升,形成冷暖气流的交汇从而产生降雪降水。当季风往右旋的过程中又碰到横断山脉,横断山脉是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条状连续山岭组成,对气流来说,具有类似马路上减速带和管道效应,能让暖湿气流不停沿山岭徘徊流动。因此,在我国云南三江并流区形成垂直气候带,在上游就为湄公河带来了大量水资源。

同时,从滇西的高黎贡山到老挝有一条连贯的山脉,冷暖气流在柬埔寨形成了平原型热带雨林。整个水系在雨季有大量的高山积雪融化和降雨形成的充沛水资源,雨季时老挝南部孔恩瀑布的水量极其大,瀑布河道能达到14公里宽。是尼亚加拉瀑布径流量的2倍。


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气候环境示意图


2、丰富的食物

有了水资源,还要有特殊的地质环境带来丰富的有机质,促使浮游生物、植物等的生长,为鱼类带来丰富的食物。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流经的地域,除了沙漠外几乎所有的地质环境都具备,包括雪山冰川、草甸坡地、山地、丘陵、平原等。在香格里拉澜沧江大拐弯处,河流夹杂着大量泥沙矿物质、有机质、昆虫顺流而下。


澜沧江大拐弯


3、适宜的气温

世界上,包括鱼类在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往往处于热带地区,如世界上三大热带雨林:亚马逊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及湄公河流域。这些地区,地处热带地区且水资源丰富,物种自然就多。反观澳大利亚,虽然处于热带地区,但降水有限,物种多样性就差。而北半球因为气候寒冷,所以这些地区河流中的鱼类就不如热带河流丰富。



三、湄公河独特的生态系统有效运作是鱼类繁衍不息的保障

完善相互依存的生态调节系统,能将水资源和营养物质留下来,把营养物质转化为鱼类饵料,给鱼类提供生存空间和丰富的食物来源,这一切离不开湄公河独特的生态系统。湄公河这个生态系统是如何运行的?

如果把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比喻成一个健壮的人,那么,青藏高原是他的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桔井到孔恩瀑布是他的脊椎区;洞里萨湖是他的;湄公河三角洲及洪泛区是他消化吸收营养的好肠道

湄公河生态系统循环示意图


1、洞里萨湖起到调节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资源调节的作用,是湄公河的“伸缩胃”

亚马逊河流域鱼类之所以如此丰富,就是抓住了水和营养物质这关键的两点,湄公河也一样做到了,只是具体实现的机制不同而已。亚马逊河采用的是让雨季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在广阔的亚马逊平原四处游荡。湄公河采用的是洞里萨湖的扩容功能,并能在旱季给河流反哺。


洞里萨湖是吞吐型湖泊,又叫金边湖,它还有一个别称叫“鱼湖”,是世界上产鱼量最大的淡水湖泊。当雨季来临时,洪水把散居在各江河支流的鱼类、鱼卵及幼体冲入洞里萨湖,洞里萨湖是汛期鱼类的一个临时避难所和成长温床。大量的泥沙带来了丰富的有机质,为鱼类在洞里萨湖生存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雨季的洞里萨湖比旱季湖区面积扩大了6倍以上,丰富的饵料又吸引了很多海洋中的鱼类来此产卵。


洞里萨湖雨季、旱季面积对比图


洞里萨湖孕育了古老的吴哥文化,是柬埔寨国内最重要的鱼米产地。自古以来,柬埔寨人民根据洞里萨湖“伸缩胃”的特性,在旱季时的浅滩用树桩围成封闭场所,当雨季来临时,幼鱼从河流来到洞里萨湖进入木桩区生活。当旱季退水时,木桩内收获鲜美的肥鱼。


柬埔寨吴哥窟关于鱼类和劳作场景的石刻


和其他地区湖泊不同的是,洞里萨湖会产生顺流逆流现象,雨季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河水流入洞里萨湖,产生洪泛区。旱季时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洞里萨湖湖水通过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给河流补水。鱼类迁出湖泊进入河流产卵。


洞里萨湖顺流和逆流发生过程


雨季汛期的洞里萨湖


2、入河口的湄公河三角洲洪泛区富集了水和食物,是湄公河的“肠道”

柬埔寨湖滨平原长500公里、宽110多公里,土地肥沃,河道纵横,其间多沼泽地,和湄公河三角洲一起组成了湄公河“中部大平原”。雨季时,错综复杂的河道犹如肠道,将湄公河带来的冲积物质、无数昆虫及微生物、杂草沉入湖底转化为滋养鱼类的天然饲料。

当旱季来临时,这些洪泛区肥沃的淤泥地又成为良田,产出优质的稻米。此时,在湄公河三角洲生活的鱼类顺流而上进入桔井道孔恩瀑布河段产卵。


雨季,洪泛区的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的水网地带


3、孔恩瀑布到橘井河段的深潭为枯水期的鱼类提供了庇护,是湄公河鱼类的“避难所及产房”

老挝与柬埔寨交界处的巴色,有一处落差不大,但流量惊人的大瀑布,人称孔瀑布或孔恩瀑布,每秒流量高出尼亚加拉瀑布近一倍。成为上下游通航的巨大障碍,但对鱼类而言却是福音。

在雨季时,这里变成宽达14公里的瀑布区,瀑布下方是很多深度达30米的大型深潭,这种低矮落差化的江段非常像人类一节节的脊椎骨,是湄公河的“脊椎区”。这段区域也是湄公河非常独特的地方,它是旱季(11月至来年4月份)大型鱼类的避难所,也是其他鱼类的“产房”。

在这个江段有很多深潭,能让很多大型鱼类在旱季时栖息其中。对其他鱼类来说,这里是产卵繁殖区,鱼卵孵化后,随着雨季来临被冲入饵料丰富的洞里萨湖成长,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老挝南部孔恩瀑布,是鱼类产卵地和洄游通道


总结:

雨季(5月到10月):河流水位大涨,流入洞里萨湖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湖区面积扩大6倍,形成大范围洪泛区,鱼类幼体随水流一并进入洞里萨湖,随水流而来的大量泥沙有机质也进入湖区,为鱼类生长提供饵料。同时吸引很多海鱼来此索饵洄游。

旱季(11月至来年4月):洞里萨湖的湖水流入湄公河,鱼类随水流从洞里萨湖进入湄公河,前往中段“脊椎区”洄游产卵。生活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大型鱼类也迁移到“脊椎区”深潭中生存,等到汛期时再穿越瀑布区来到我国澜沧江下游的补远江(罗梭江)产卵洄游。

巨魾、丝尾鳠长距离洄游 | 其他鱼类短距离洄游


四、湄公河鱼类资源的重要性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湄公河的鱼类资源正在日益减少,在河流上建水坝切断了鱼类的洄游路线,改变了鱼类繁殖时的水温要求,阻碍了水体营养物质在全水系内的输送。给鱼类的生存繁衍带来了问题。特别是柬埔寨人民日常需要的蛋白质,有八分之一依赖于洞里萨湖的鱼。大米和鱼是柬埔寨人民的两大食品来源。

-END-

荷兰毛狮犬幼犬

兔毛水晶戴左手还是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