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其实是手工艺人的心血结晶。你可能会去用尺子量,挑剔它的对称性,或是对小瑕疵耿耿于怀,认为只有无瑕的壶才值得收藏。但是手工艺品的灵魂就在于它的独一无二,而不是机器般的精确。
今天,我们就接着来聊聊那些“瑕疵”,教你分辨哪些是真正影响价值的“瑕疵”,哪些只是工艺留下的独特印记。别让追求完美的眼光,使你错失了真正有故事的好壶。
先来聊聊紫砂壶里的裂纹——也就是“灰爆”。
灰爆是怎么来的?
紫砂壶在炉子里经受高温的时候,壶里的石灰岩小颗粒会变成石灰,受热体积膨胀,就会使壶出现裂纹或小坑,就是灰爆。
这是紫砂壶在火中历练的自然结果,不能算是瑕疵,就像是老房子的墙面,岁月和风雨在上面刻下了斑驳,这些裂纹也是壶自身的印记。
灰爆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因为紫砂壶的泥料,特别是那种纯正的硬砂料,由于粘性低,很容易在烧制时出现灰爆现象。
要避免灰爆,可以在制壶的时候加点脂粉泥。这样做能减少裂纹的出现,但同时也可能会让壶失去一些原矿泥料的特性。
如果你实在看不顺眼,想要修补,也是可以的。不过,修补后的壶会有色差,即使用久了,这色差也不容易消失。
所以,修补前得好好考虑,是否值得为了追求完美而改变壶的原貌。
对于灰爆,有两种态度。有经验的壶友通常不介意这些自然形成的裂纹,认为是紫砂壶独特的一种美。但如果你对紫砂壶的要求是完美无瑕,那这些有裂纹的壶可能就不太适合你。
还有一个叫“跳砂”,也有人叫它“豹子”或“砂眼”。就是你发现紫砂壶身上有些小坑,就是所谓的“跳砂”。
它们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泥料里有些砂粒特别硬,收缩的时候不太容易变形。这些颗粒在高温下会被旁边的泥料挤压,“跳”出了壶面,就像跳高运动员一样,只不过它们是往壶外跳,从而留下的小小凹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方面是在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壶的表面处理得不够均匀,有些地方可能没打磨得那么光滑,当壶在高温下收缩时,就容易出现跳砂现象了。
还有就是泥料的成分。紫砂泥料里含有不少矿物质,比如氧化铁和石英云母,这些都是耐高温的好手。但是,泥料里也有一些低熔点的有机物,这些就是在高温下会“逃跑”的砂粒。特别是那些纯砂粒的原矿泥料,或者是砂子含量特别高的泥料,烧制时更容易出现跳砂。
跳砂是不是就意味着泥料不好?其实并不是,跳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泥料的纯正。因为那些经过精细筛选,杂质少的泥料,反而不容易有这种跳砂现象。而那些原矿老泥料,早期由于炼泥技术限制,杂质多,跳砂就更容易出现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担心买到的壶会不会有问题。一般正规的质检是很严格的,跳砂明显的壶,基本上是过不了关的。
至于那些小到要用放大镜才能看见的,或者是不在显眼位置的,那就看个人喜好了。有人就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感觉,觉得这也是壶的一种独特魅力。
聊火疵,就得先聊聊紫砂壶是怎么烧成的。
首先,说说龙窑,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柴窑。这种窑两边有小孔,用来加柴火的。用茅草烧壶,得花30多个小时。烧出来的壶,表面可能会有些黑点点,这不是瑕疵,反而是纯正紫砂泥的标志。阳光下,这些点点还会反射出银光,特别好看。
然后是倒焰窑,这种窑的形状有圆有方,烧的时候火焰是从上往下走的,所以叫“倒焰”。用煤烧,如果煤里的硫多,壶上可能会有粉红和土黄的条纹,这也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1974年,隧道窑出现了,后来改名叫推板窑。这种窑像个隧道,壶放在特制的容器里,通过隧道的几个区域,一天就能烧好。
梭式窑,又叫车底式倒焰窑,用移动的窑车代替固定的窑底,方便装卸。把壶装好后,窑车推进窑里烧,烧好了再拉出来。
最后是电窑,就像个封闭的盒子或者柜子,里面没有明火,因为电窑工作的时候是封闭的,所以烧出来的壶表面光滑得很,又有占地小,结构简单,重量轻,加热快的优点。
现在一般用电窑烧壶,简单又高效,而且成品看起来更精致。
紫砂壶烧制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火疵。
紫砂壶在窑炉里烧制的时候,如果坯体不小心碰到了明火,或者窑内温度分布不均,壶身上就可能出现颜色不一的痕迹。这种痕迹,就是火疵。
在明代万历年间,李茂林大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匣钵。匣钵就像是给壶穿上了一件防火服,保护它们不直接接触火焰,这样一来,壶的色泽就能均匀,展现出紫砂的自然美。
如果火疵太严重,壶面上出现了毛刺,那这把壶就算是废了,不能用了。所以,无论是龙窑、倒焰窑、梭式窑还是推板窑,烧制的时候,都得用匣钵,避免火疵的产生。
现在有了电窑,这种窑没有明火,所以也就不会有火疵的问题了。
这里是当家小吴聊紫砂,我们下期接着聊。
如果你也喜欢紫砂壶,喜欢清茶一杯的慢生活,我有好壶好茶,邀你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