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绘画##梅花#@书画圈
她比齐白石小27岁,4岁入庵为尼,画得一手梅花能勾魂,因梅获爱还俗,远胜齐白石506万《红梅图》。
▲图为谈月色画梅作品。
众所周知,梅花被誉为花中“清客”,与松、竹称为“岁寒三友”,与兰、竹、菊称为“国画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人和书画家都很喜欢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凌寒独开的高洁禀性,自然成为文人墨客和书画家争相歌颂的对象。
尤其在画梅的历史中,北宋的仲仁,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墨色来体现。
元代最大的画梅大师首推自号梅花屋主的王冕,一变宋人稀疏冷倚为繁花密蕊,展现热烈蓬勃向上。
明清,吴镇、刘世儒、石涛、金农、汪士慎等都是画梅高手。
▲图为谈月色画梅作品。
接下来,就是民国时期,在众多画梅高手中,有一位女子叫谈月色很特别,她画的红梅能勾魂,让无数文人骚客拜倒在她的红梅之下,她也因为一幅《墨梅图》,而获姻缘,因爱还俗,成为一代佳话。
后人在与画梅高手的齐白石大师的《红梅图》相比,尽管后者拍卖出了506万元的高价,但是,很多人认为两人的画梅之作,谈月色居上。
▲图为谈月色画梅作品。
其实谈月色和齐白石的红梅风格各异,没有可比性,只是以效果论英雄,同是《红梅图》一个获得一生幸福,一个拍出高价,其实,这也是没有可比性。不过,他们的各自画梅的特点和风格可以一观。
谈月色,广东顺德龙潭乡人。原名古溶,又名溶溶,因晏殊诗中有“梨花院落溶溶月”句,遂字月色,以字行,晚号珠江老人。因行十,又称谈十娘。斋名梨花院落、茶四妙亭、旧时月色楼、汉玉鸳鸯池馆。
▲图为谈月色画梅作品。
1891年12月19日出生,因为时辰不吉利,会“害死”身边的人,不仅会克父母、克亲人,将来还会克夫。让她的一生都蒙上阴影。
在她4岁的时候,狠心的父母把她送进了广州著名的尼姑庵东园檀度庵。
从此开始了没有父母呵护的尼姑庵生活,8岁开始,开始诵经抄经,学习诗词歌赋,后来,又跟着庵里著名的画家文信师父学习书画。
▲图为谈月色画梅作品。
15岁,谈月色正式削发出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尼姑,赐名悟定。
抄写经文,画梅,治印,吟诗作赋,成为她每天的功课。
11年后,谈月色画梅名声在海内外。
▲图为谈月色画梅作品。
1917年初,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广东有名的金石专家、诗人和画家蔡守,风流倜傥,博学多才。他也是最早加入南社的广东人。因闻谈月色画梅之名,携文友一起到檀度庵赏画。
谈月色就带他们观赏,她的一幅新作,仿明代画家眉公陈继儒画法的墨梅图,结果蔡守完全被这幅画迷住了,以致于在客厅小坐交谈之中,常跑题多次提到这幅画。
▲图为谈月色画梅作品。
谈月色就把自己的作画的过程和对绘画的一些想法,与他进行了交流。当场被谈月色丰富的学识和镇定自若的谈吐所震惊, 告别之际,蔡守提出再去看一次这幅墨梅图。
从此对淡月色一见倾心,频频造访。
4年后,两人喜结连理,谈月色也为此出庵还俗。
此事也成为画坛佳话。婚后,两人一生相守,白头偕老。
▲图为齐白石画梅作品。
无巧不成书。齐白石画《红梅图》的这一年,正是谈月色因画一幅墨梅图,而让蔡守着迷的那一年。
而这幅《红梅图》也是齐白石一生梅花创作中重要的转折时期。
齐白石很喜欢画梅花,除了喜爱梅花的美,还跟他对家乡的感情有关。他年轻时曾居住在梅供祠的祠堂,房周围种满了梅树。他称之为“百梅祠”。他在《题画梅》中,专门写诗寄情:“疏影黄昏月色殊,老来清福羡林逋。此时正是梅开际,老屋檐前花有无。”
▲图为齐白石画梅作品。
在画法上,齐白石与人相反,不以梅花的冷艳高洁、孤清傲寒示人,却以梅花的红艳喜气让人赏心悦目,意境上以缘物寄情,写物附意。所以喜欢用西洋红为花瓣着色,红艳至极。画的梅枝干又用凝重的金石笔法,还用重墨为枝干和花蕊着色,使红艳的红梅在墨色映衬下更加明亮清新。整体采用写意的没骨画法,局部辅以勾瓣,奔放而不失精严,秀润而内含纵逸,成为齐白石画梅花的一大特点。
▲图为齐白石画梅作品。
齐白石画梅花的作品很多,齐白石在有有一枝梅花从左上端倒悬而下,其后一短枝横逸的《红梅图》,有1922年祝贺梅兰芳与福芝芳喜得贵子的《红梅报喜》,有1928年赠胡佩衡的《梅花》,还有《茶具梅花图》等。
▲图为齐白石画梅作品。
其中这幅《红梅图》,2013年6月8日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以506万元的高价落槌。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