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赏析网

乾隆皇帝的十次龙井之旅

04-22

乾隆皇帝的十次龙井之旅

潮新闻客户端 丁云川

今年是农历甲辰年。距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江浙,刚好过去240年。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有载,乾隆一生写了43600多首诗,在他“六巡”杭州的70多天里,以西湖为主题创作诗文630多首,写龙井的诗文也有近80首。

1751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刚过清明。这天春光明媚,乾隆看到龙井山上一片翠色,山间上下都是忙忙碌碌的茶农,采茶的采茶,背筐的背筐,在山中上上下下。乾隆仔细看了采茶炒茶全过程,感受到炒茶也是要有勇武之气的,写了一首《观采茶作歌》——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这是乾隆第一次写到“西湖龙井”。

1757年,农历三月初二,乾隆二上龙井,这天正是谷雨前一日,当地农谚有:谷雨茶,满把抓。茶叶到谷雨时节已长得极盛。当乾隆走到山上时,茶农告诉他,谷雨前后的茶叶是有区别的,雨前茶价钿高,雨后茶价钿低。虽然茶农过着粗衣粝食的生活,但他们卖茶叶是讲诚信的。不会将雨后茶冒充雨前茶……乾隆听后,为茶农朴实的民风所感动,随即写下:“今日采茶我爱观……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弊衣粝食曾不敷……”

1762年,农历三月初一,乾隆抵杭。这次南巡,乾隆三上龙井。从诗文来看,前两次到龙井,乾隆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茶叶和茶农生活上,对龙井的山水风光和人文史事未尝顾及。

三月初六,在龙井寺方丈的陪同下,乾隆皇帝游玩了苏东坡与辩才法师所到之处的“过溪亭”“虎溪桥”……方丈还将镇寺之宝,《苏东坡过溪亭诗卷墨宝》给乾隆看……乾隆当天在寺里题下了“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八景景名,并题诗《初游龙井志怀三十韵》。

三月初九,乾隆在雨中上龙井,见龙井寺方丈的书桌上有文房四宝,于是请方丈派人摘了茶枝插在瓷瓶里,画了一幅“龙井茶胆瓶清供图”。

三月十二,适逢清明,乾隆陪皇太后来到龙井。乾隆在寺里画了一幅《花卉图》,此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是日,皇太后、乾隆帝在龙井寺饮茶,茶香飘逸,让乾隆赞不绝口。问方丈此茶何来?方丈言:出于本地之山,产自胡公庙前王氏之家。乾隆好奇,方丈陪他去看茶园。乾隆问王氏,此园多大?能产多少茶?王氏告知:不满一亩,园里十八株茶,产茶不及一斤,以贡上方。王氏又告知:他家园里所产之茶,是龙井山里的无上之品。乾隆听后便问:王氏茶园的十八株茶,荷褒封焉。圣旨口谕,十八棵御茶树由此得来。

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乾隆笔下的这“一家风味”,很可能是指十八株茶树的王家,至此,乾隆已五次访龙井。

1765年,农历闰二月初七,时年54岁的乾隆皇奉74岁的皇太后南巡,第四次来到杭州。这次南巡,乾隆皇帝在杭州住了12天。12天里,乾隆三次上龙井,并写下《游龙井六首》《龙井八咏》《雨中游龙井》《展苏东坡书和过溪桥书卷》和《再游龙井作》。

1780年,乾隆已年过七十,第五次南巡。农历三月初四乾隆抵杭。浙江巡抚王亶望负责接驾,接驾途中,乾隆看到一路张灯结彩,相当气派。入住孤山西湖行宫后,又看到新建了不少屋宇,乾隆心中不悦。乾隆听到王亶望在海塘等工程中的不端之处,心中不免愤懑。

《起居注》载,三月初九,乾隆再上龙井。这天,乾隆命王亶望护驾龙井。在寺里,乾隆看到他前几次所题的诗和《清供图》,方丈都作了祯裱,并挂在壁间和窗前。观赏时,乾隆忍不住感慨时光匆匆:“一别春秋十五年矣!”

是日,乾隆训诫王亶望:“南巡只是体查民情风俗,不是游玩观景,今添建屋宇,张灯结彩,朕实所不取”。这是乾隆第九次上龙井。

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这次,他带上25岁的儿子爱新觉罗·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随行,农历三月十五来到杭州,三月廿四回銮,返行前一天,尽管是雨天,乾隆还是再到龙井,这是乾隆第十次上龙井。

这天,寺里的方丈对乾隆帝说:天在下雨,就在寺里休息休息。但是,乾隆还想再看一眼藏在寺里的《苏东坡和过溪桥诗卷》墨宝,再到苏东坡与辩才法师唱和的“过溪亭”“虎溪”和“龙井八景”去走走看看。在方丈的陪同下,乾隆在风篁岭、过溪亭作了稍时坐憩;当听到“涤心沼”淙淙的泉声时,乾隆对方丈说:“泉韵如闻留客歌”,遗憾是,也许是雨天,一路上未能见到一个茶农……

岁月沧桑。春日的龙井,总是簇新的。当年,乾隆在龙井的“八景”题刻还在么?“八景”仍在,乾隆题刻影踪难觅。只在一块刻有“神运石”字样的石头左半侧,尚留有模糊不清的字迹,打开手电照看,好像题有“壬午暮春□□”几个乾隆字迹和一枚镌有“乾隆御笔”的刻印。

龙井留石不多,最近一次看到,是在西湖旁的“湖上镌永”摩崖石刻展上,前人所拓的“风篁岭”“龙泓涧”“一片云”“翠峰阁”“方圆庵”的乾隆题刻依然留存于世……也许,江南文化就是在这样一笔一画的认真书写中,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李可染作品风格特点

南宋官窑博物馆需要预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