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茶是“新中国特种名茶”之一,因其独特的“松针”叶型和清香高雅的口感,赢得许多喝茶爱好者追捧,为绿茶炒青中的珍品。不过,与老牌名茶苏州碧螺春相比,普通大众对已有60年历史的南京雨花茶认知似乎并不高。今天,方志君就带您一起了解一下,关于雨花茶的那些幕后故事。
1992年,时称句容农校的一个毕业生偶然看到了一本刚出版的《中国茶经》,提到在南京紫金山有个霹雳涧,1907年那里曾出现过一个叫“江南植茶公所”的机构,是中国第一家集茶叶研究和生产的官办机构,开辟茶园,首开机器制茶,“以树表式”云云。
后来,这个学生辗转来到中山陵茶厂当了一名技术员,他找到了霹雳涧…再后来,他当上了中山陵茶厂的厂长。
世事变了又变。有一天他带着对雨花茶义无反顾的信念,离开了国有的中山陵茶厂,创建了自己的盛峰茶业公司。
30年后,他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和他的同伴们把雨花茶制作技艺推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叫陈盛峰。
“
陈盛峰说:“中国茶经第42页上的那段文字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它使我和雨花茶最终融合在一起,我种茶、炒茶、卖茶、吃茶、读茶,没想到真正感触到雨花茶的魂魄时,我也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
”
1959年创制的南京雨花茶有着一条传承续绝、冥邃幽深的历史源流。
雨花茶的外形十分独特。绿茶从外形上主要分为三类:扁平形,如龙井茶;卷曲形,如碧螺春,第三类是针形茶。针形茶兼有前两者的一些工艺特色,采用抓条、搓条等技法,在炒制过程中形成“圆、细、挺、直”,如同松针一样的外形,极易辨识,也颇为少见,雨花茶是针形茶中的翘楚。
迄今雨花茶的产地仍然局限于以紫金山为圆心的周边丘陵山地,是南京地区的特产,因此也被称为南京雨花茶。
南京雨花茶是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十周年庆典的礼物,有着一个特定时代浓厚的历史气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的十年间,百废待兴。茶叶,这个有着千年种植历史的农产品成了新中国为数不多能赚取外汇的经济作物,因而成了政府重点发展的目标。
1958年春,江苏成立了由副省长韦永义挂帅的“江苏省名特茶创制委员会”,聚集了张志澄、邰大传、曹岚、罗凡等茶叶专家,还从省内各地调来10多位制茶高手,组建了有俞庸器任组长,戴连荣、王震宇、王家荣、郑学清等技术工人参加的攻关小组。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拍板,将决定创制的新茶定名为雨花茶,以纪念牺牲的革命先烈。
俞庸器不负众望,他带领他的研制小组仅用1年时间,创制成功针形茶,迅速通过江苏专家组的验收,样茶同时送到杭州,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全国茶叶工作会议认定为“全国特种名茶”,雨花茶从此跻身中国名茶行列。
时至今日,南京10万亩左右的茶叶产量,早已被全国4000多万亩的茶叶种植规模“淹没”,也掩去了雨花茶一段曾经辉煌的历程。
陈盛峰说,在20世纪后半期,南京雨花茶在许多方面领跑了中国茶业40年。
——南京雨花茶是新中国较早创制的中国名茶。
——雨花茶是国内第一批实现制茶全程机械化的名茶(1986年)。
——较早实行生产过程有机转换的名茶。1990年代中期,是第一批开展国家食品有机认证的中国名茶。
——较早进行茶树树种优化改良的名茶之一,雨花茶在创制阶段就开始采用无性扦插育苗。
——较早建立现代工艺标准和生产标准的名茶之一。1988年11月,南京市制定了《雨花茶市级地方标准》,2006年底,《地理标志产品一一雨花茶》的国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实施,成为中国茶产业的一个里程碑。
雨花茶之前,南京的茶叶叫钟山云雾茶,是卷曲形茶叶,与苏州洞庭山的碧螺春相似。搓条技法的出现改变了南京茶的外形,也成为雨花茶制作技艺的起点。
陈盛峰在杂乱无章的历史资料中搜寻。
上世纪90年代末,陈盛峰从废品堆中抢救下一批雨花茶的创始资料,其中包括俞庸器的工作日记,中山陵园茶树栽培日志等许多文字资料。
陈盛峰还抢救下一批包括雨花茶在内的1960年国内名茶“标准样”,这或许是目前遗存的最早的名茶标准样。陈盛峰功莫大焉!
不仅如此。陈盛峰还收集、保存各种老旧的手工制茶器具,如十几种编号的罗汉茶筛,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烘焙炉,不一而足。
陈盛峰每年都请来原中山陵茶厂的一些退休老师傅炒茶。许多人已经是耄耋之年,他们在弥漫着茶香的手工车间里相互寻觅,在机器制茶的时代,这里充满了过往的气息。雨花茶的搓条、抓条工艺在这些老师傅中一直沿用,但始终没有明确的说法。
经过长期实践和潜心研究,陈盛峰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了雨花茶的手工技艺。雨花茶及中国针形类茶在造型工艺手法上,有“抖、拋、揉、搓、抓、荡、扣”七大主要手法及“推、抹”二种辅助性手法。其中,搓条、抓条和荡条是造就雨花茶与众不同外形、香气和口感的核心技艺。
机器杀青过的茶树鲜叶,大约1斤左右,“回潮”后置于铺着竹席的案板上,像揉面团一样用双手按住,向板上用力进行“揉捻”,茶叶呈现出卷曲的粗条形。
揉捻后开始下锅。难度最高的工艺手法大多在锅里完成。第一个环节是“搓条”。在50~60摄氏度的锅温上,抓起茶叶,双手伸平搓动,卷曲、勾连的茶条开始神奇地变色、变细、变直。40分钟后转入“抓条”。
“抓条”的手法很复杂,也是雨花茶手工制作技艺变幻莫测的部分。一只手在锅中“轻拢慢捻抹复挑”,但见茶条颜色不断加深,越来越直挺,也越来越纤细,时而云髻堆翠,仙袂乍飘,时而松生空谷,若飞若扬。
在此基础上,陈盛峰又通过反复实验,提出锅上最后一个工艺环节—“荡条”,使雨花茶的润绿感和光滑度进一步增强。这些手工技艺以不同凡响的想象力,造化出雨花茶独特的色泽和香气。
2012年6月30日,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亲书“江南植茶公所”条幅运抵中山陵园,南京各界举行江南植茶公所遗址揭牌仪式。陈盛峰感到激动和振奋。
正是在那一年,陈盛峰开启了他的雨花茶制作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途。随着寻根之旅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一股历史沧桑感和茶人的责任感愈发强烈地涌上陈盛峰的心头。
1959年创制的雨花茶包含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但明确要求采用针形茶工艺的是俞庸器。俞庸器(1919—1992年),浙江新昌人。1941年毕业于江西省茶叶职业学校,1942年到著名的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工作,曾当选为中国茶叶学会首届理事,江苏省茶叶学会秘书长。
1958年初,俞庸器调入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处专事茶叶生产,直接主持雨花茶创制攻关。
1959年春,雨花茶创制委员会召开了“雨花茶采制技术座谈会”。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省农林厅、省商业厅及南京茶厂等茶企的专家、科技人员参加。他们采摘了10多斤鲜叶,按不同形制炒制。在炒制中发现有些茶形如镰刀形、斧头形、长矛形、大刀形、花瓣形,都需要炒制后再拼配才能成形,这不仅不符合绿茶炒制工艺,而且形制十分困难不易实现。
作为俞庸器的私淑弟子,陈盛峰多次拜访俞庸器的遗孀钱月得。一次偶然谈到雨花茶的形制问题,钱月得提到陆溁的名字。这在史书上是个很熟悉的名字,但从来没有和雨花茶联系起来的记载。
据钱月得回忆,俞庸器在新品“雨花茶”创制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工艺难题时,想到了陆溁,便去了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二条巷一号陆溁的家,拜访了澄溪老。
关于雨花茶形状的问题,澄溪老说:为何不在原有查伍寿、林双贵等老茶工所生产的直条形的钟山云雾茶的基础上,进行工艺改进,使直条形更加紧细圆浑,犹如中山先生墓道两边的雪松的松针?这样既做到了区别于现有国内茶叶外形的品质特征,又富有象征意义。
在陆溁的启发下,俞庸器在直条形的云雾茶的基础上,经过六十余次的反复试验与总结,迅速圆满完成了雨花茶的创制任务。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信息。冥冥之中,陈盛峰感受到历史的召唤。陆溁的出现,将雨花茶与中国茶叶的百年史联系起来。
陆溁(1878—1969),字溪莆,号澄溪,江苏武进人。1900年任《时务报》编辑员和《中外日报》记者。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朝末年负有五口通商之责的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周馥,派遣浙江慈溪人郑世璜、翻译沈鉴少、书记陆溁、茶司吴文岩、茶工苏致孝、陈逢丙等9人赴印锡考察茶业。
回国后,陆溁曾撰写了《乙巳年调查印锡茶务日记》,文中除力陈我国茶业必须改革外,对印度锡兰的植茶历史、气候、茶厂情况、茶价、种茶、采摘、茶叶机器等生产环节介绍甚祥。
长期以来,这段众所周知的历史仿佛是一个孤立的存在。随着大清朝廷被掩埋在历史深处,不知所终。陈盛峰对雨花茶工艺的执拗探寻,将乙巳故事和陆澄溪激活了。
陆溁及其《乙巳年调查印锡茶务日记》上勾鸦片战争,下连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献礼的雨花茶,绵延了中国茶业的百年沧桑。
鸦片战争换个角度看也是一场茶叶战争。原来中国几乎是世界茶叶的唯一货源地,早期的茶叶出口让欧洲的白银滚滚流向广州,广州成了世界最大的茶叶市场。到了1850年代,英国在印度植茶成功,又过了18年,印度和锡兰(斯里兰卡)的茶叶取代了中国的地位,中国千年不变的原始茶业开始断崖式地崩溃。
晚清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刘坤一较早提出引用泰西机器制茶法,但他们无知科学,无法了解英国在次大陆开辟的不仅是机器,而是全新的生产方式。1905年的印锡茶土考察团的成行,才开启了中国茶业改造复兴的第一步。陆溁是迈出这第一步的人之一。
1907年,江南植茶公所举办,陆溁时年29岁,开始了“躬为董而人不倦朝而往至而人不休”的拓荒事业。为机器制茶、人员培训,在植茶方法上,引入先进栽培法,开一排排规格统一的植茶沟,对延续千年的茶叶丛栽进行变革。
江南植茶公所办了四五年,辛亥革命后,这个机构改名为“江宁植茶试验场”,引进两台华商仿制的制茶机,除了在钟山设有机构,在青龙山又开辟六七十亩茶园。
陆溁在紫金山脚下不仅留下了中国第一个茶叶科研机构,并将钟山云雾茶在炒制过程中的工艺特点加以改进,融入了“搓条”的手法,使钟山云雾茶由卷曲类茶变成直条类的钟山云雾茶。“搓条”手法的运用,为钟山云雾茶向现代雨花茶的演变奠定了最为关键的工艺基础。
秋荼向甘,冻雀犹乐。1951年已经七十四岁的陆溁,再次回到中山陵,担任中山陵园管理委员会委员。原来的茶叶试验场虽然已荒芜残破,但他看到中山先生的侍卫张猛、范良、邱有等诸旧同志及查伍寿等江南植茶公所的后辈茶工还在。于是,在中陵园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在梅花山,东沟等地区又开始恢复并扩大茶园种植,这再一次为1959年雨花茶的创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1958年初,俞庸器从江苏省农林厅调到中山陵园管理处。据俞庸器夫人钱月得回忆,俞庸器第一时间拜访了陆溁。
1977年,俞庸器重新投入到“雨花茶整形机”的研究工作中。1979年,“雨花茶整形机”终于研制成功,1982年,俞庸器与南京市农林局等单位合作完成了《南京雨花茶机制工艺项目》,获得南京市一九八六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标志着雨花茶机制工艺在中国名茶中第一个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俞庸器1992病故。这一年正是陈盛峰翻开《中国茶经》,第一次知道紫金山霹雳涧江南植茶公所的那一年。
陈盛峰就是在这种浓郁的历史氛围中走过了10年申遗之路。2012年,雨花茶(绿茶)技艺成功申报南京市非遗,2016年成为江苏省非遗项目,2021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根据雨花茶(绿茶)技艺申遗报告书,如今雨花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第五代有52人,第六代有10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