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赏析网

安徽炒青茶对决:黄山松萝茶与泾县涌溪火青的较量

02-07

安徽炒青茶对决:黄山松萝茶与泾县涌溪火青的较量

松萝茶属绿茶类,为历史名茶,创于明初,产于黄山市休宁县休歙边界黄山余脉的松萝山,松萝茶既是炒青绿茶始祖,同时还是徽茶始祖。松萝茶具有色绿、香高、味浓的特点,古人赞曰“松萝香气盖龙井”,2012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古时涌溪一位名叫刘金的秀才,一年春天在涌溪弯头山发现一株“金银茶”(半边黄叶半边白叶的茶树),便采回细嫩芽叶创制成“涌溪火青”,后时贡皇帝,火青随之广为传名。涌溪火青是安徽地区少有的珠形绿茶,同样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两种茶同属于炒青,也同为安徽绿茶,所属地区为安徽最大的两个产茶地区,黄山与宣城。涌溪火青的外形呈现为颗粒状,属于圆炒青的类型,与松萝茶类似同属珠型炒青。今天我们将对冲相似价位的涌溪火青松萝茶,通过直接对比看看这两种同省炒青各自的特点与差异。



代表松萝茶的是王光熙牌松萝茶,代表涌溪火青的是涌溪火青牌明前涌溪火青茶。两者价格相差不大,同为22年的绿茶,同期购买,同为冷藏存储。

干茶

松萝茶:色泽深绿,条形卷曲,茶毫少,干茶香气较好。

涌溪火青:条形为珠形,色泽青绿,茶毫少,匀整度不错,有较浓郁的清香。

对比可见涌溪火青的形状更接近圆形,色泽更深,更紧实。而松萝茶则更松散,色泽更偏黄绿,干茶香气也更胜一筹。


左为涌溪火青,右为松萝茶

第一泡


左为涌溪火青

右为涌溪火青

松萝茶:入口较甘醇,香气浓度不错,栗香、豆香的混合,其间有不错的花香。茶汤厚度较一般,甘爽且清冽,涩感稍显,微有落舌。生津回甘强度一般化。

涌溪火青:厚度也较好,茶汤清冽爽滑,微有苦涩,香气为清香与豆香混合类型,汤感清爽,生津与回甘比较明显,微有涩感留存。

香气上强度松萝茶稍稍好一点,香气类型也更讨喜,层次上有优势。汤感上各有特点,松萝茶更甘甜,而涌溪火青显醇厚,茶汤厚度也更好。其他基本类似。


第二泡


松萝茶:香气上升快,清香中花香较凸显,香气层次也很不错,略有一点橄榄味。茶汤醇厚度增加。涩感仍显,水路有一定改善。茶汤协调,甘爽度不改。生津回甘变化不大。饮后有一定留存。

涌溪火青:香气略升,苦涩变强,涩感稍有难化,茶汤净度相对更好,甜感一般化,均衡性受影响。茶汤依旧清冽,生津回甘较明显,茶气显。

两者香气松萝茶优势明显,在汤感上也有一定差距,松萝茶的苦涩更明显,而涌溪火青滋味更清淡。生津回甘涌溪火青反而更明显一点。

第三泡



松萝茶:香气稍微下降,花香基本褪去。厚度下探,茶汤依旧显醇爽,但汤质明显弱化,甜感很一般,涩感稍复起。口感均衡性变弱。生津与回甘开始褪去。

涌溪火青:香气则明显向下,而汤感却有所回升,滋味柔和,口感协调,甘爽感依旧好,甜意显。生津回甘稍褪,回甘较持久。

此泡汤感出现逆转,尾水涌溪火青表现更均衡,口感更好。

尾水

松萝茶:尾水汤质下降较多,涩仍较显,滋味已淡。

涌溪火青:滋味仍有,汤感仍存,甘爽余味,结束。


茶底


松萝茶底

涌溪火青茶底


松萝茶:一芽二三叶为主,叶片较大,匀整度弱,用料不符合特三标注。

涌溪火青:一芽二三叶为主,少量一芽一叶,用料较粗,匀整度一般。


主要口感指标

解析:曲线可见香气浓度上松萝茶基本处于领先状态,松萝茶在香气上有花香层次更丰富,而涌溪火青清香更重,香气类型普通。

汤感上两者差异并不大,松萝茶前段表现更稳定,尾水涌溪火青超出。醇厚度上涌溪火青表现更好。

苦涩控制上,涌溪火青更好一些,松萝茶尾涩更显一点,整个过程涩感都不弱。

生津上看,涌溪火青占据一定优势,整体强度更好。回甘留存上涌溪火青也表现更佳。

综合评价

综合看。类似价位下的松萝茶的表现要稍好于涌溪火青,体现在香气的强度、层次感与汤感的稳定性以及汤感上,同时在甜度上表现也更好。涌溪火青则在茶汤厚度,滋味强度以及尾水有一定胜出。

虽说都为炒青,以两款茶的在香气熟度上同样有明显差异,松萝茶炒制更偏熟,杀青温度够高,由此导致花香更显,而涌溪火青因为做形,水分不能有效挥发,也导致滋味上清香更显。

松萝茶的口感领先得益于其更成熟的杀青工艺。当然松萝茶的不足在于尾水口感掉落太快,没有香气的加成,尾水滋味协调性明显不如涌溪火青。

清代光绪元宝铜币价格表

宋徽宗瘦金体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