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刻画的是著名历史人物关羽,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气势威严的美髯公早已成为众人心中约定俗成的形象,而此件作品的关羽则颇为不同。他站姿而立,双目微闭,面部线条圆柔,身形隐于青色长袍之下,似在沉思,神态极为祥和。弧面的运用与面部刻画形成虚实对比,天然皮壳与未抛光的周仓则保留了璞玉之美。
这件作品仿痕都斯坦风格,整块白玉琢出的葫芦瓶通体遍布卷草纹,平口圈足,器型浑圆,线条流畅。最奇妙的是,表面的花纹与瓶体看似浑然一体,实则相互独立,可以随意转动。将工艺发挥到极致,在分毫之间精雕细琢,使整件器物胎体薄巧,层次分明。
器型端庄规整,瓶口打破常规制作成不规则的曲线,给整件作品融合进一股轻松的当代美感。瓶身雕刻数茎草叶, 一方山石,雀鸟静立其上,聚精会神的附身观察,不知是秋 虫待捕,或者是悄然出神?画面静中有动,活灵活现。整个花瓶工艺精细,细节处也一丝不苟。新颖的造型,实属器皿中的精品。
依料巧雕,以夸张的技法、圆润流动的线条和肢体语言,在细腻坚韧、温雅纯净的析木玉上, 通过威猛的赤豹,衬托娇柔怡悦、美丽率真的山鬼满怀激情去见心上人的瑰丽之景。作品整体造型独特,设计新巧,构图唯美,融中西美学、传统文化、精湛圆雕与镂雕等技法于一体, 以艺术创作为主线,用高贵质感的阴沉金丝楠为大地,托起立体生动、情韵盎然、典雅清丽的生命奔放之美!
初见此作,恰如邂逅一股清新,惊艳一番绮丽。润白的材料中有墨色点缀,似传统水墨画中墨汁在宣纸上晕开的状态,作品正面刻画群山掩映之景,空悠静谧,详略得当,然而从侧面才可见作品精髓之处。杨曦先生将 第一、二层山之间的区域掏空,使得作品从单纯的二维平面设计变成三维的空间对话,是杨曦先生的最新创作,也延续了杨曦先生当代玉雕的创作理念。
这件作品以青玉籽料雕琢出一块矗立着的太湖石,清秀挺拔,清雅灵动。将本属于园林景观的赏石,缩小至方寸之 间,但是又不失其风韵,实属不易。白居易《太湖石记》 有云:“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 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石不仅 “皱、漏、瘦、透”俱全,既似飞来峰孤立远眺,又如达摩禅师一苇渡江。
从2014年的《秋语江南系列》开始,杨曦先生的镂空写意作品逐渐成为个人特色之一,本件作品延续了这种风格。左侧以极简写意的工法浮雕观音侧相及莲花,右侧镂空雕 刻相同的画面,图案对称,技法相反,和谐中蕴含着对 比。风格清新隽永,刀法简约疏朗,用现代美学的理念拓 展了玉雕的诗意内涵。
山泉淙淙、清浪卷卷,如闻其声,而声声悦心怡情。创作者将潇洒拔俗、意境幽深的风格,淋 漓尽致地表现在沉静温润、庄朴素雅的析木玉玉料上,不仅静穆耐看,且在古拙之中可见灵秀 之气、疏密对比中可感虚实与主次的呼应,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型能力和精准娴熟的雕刻技艺。
其它作品静赏
汶洋石 《博古臂搁》陈达 作
《富贵当头》, 鸡母窝石
《如意观音》,老挝石,谢麟作
《与龙共舞》青田白果石,陈强作品
《博古钮》善伯洞石 郭祥雄 作
《梅竹双清随形章》,林清卿 作, 鹿目石
《戏狮罗汉》 芙蓉石 雷剑镖 作
《仕女》 善伯洞石 林发述 作
清顺治《渡海达摩》 田黄石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春江水暖薄意摆件》 寿山田黄石 195克 郑世斌 作
《烤乳猪》 郑安作品
《榕城人家摆件》雅安绿石 徐崇良 作
《童子拜观音》太极石 林国平 作
《三娘教子》阮邦曦 作
《守护》寿山高山石 赖冬生 作
《高山共雅》, 水洞高山石,黄功耕 作
《灵蛇献瑞》,林荣泰 作
庄周梦蝶,花坑石,黄功耕 作
看过记得点右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