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久蹲之后突然站起时,会感觉眼前一黑,很多人以为这是高血压的症状,心里开始忐忑不安。
但是这口锅高血压可不背,因为这些症状对于高血压来说完全是小打小闹。
真正因为高血压引起的症状可比这厉害得多,甚至严重时可以悄无声息地夺走生命。
那么,对人体健康危害如此之大的高血压该如何治疗?总不能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患者一点点病重然后进入倒计时吧。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对付高血压我们目前虽然没有精准除根的方法,但是做到让高血压不危及生命还是可以“拿捏”的,那就是降压药。
那么问题又来了,降压药有很多种类,并且医生的嘱咐也是千奇百怪,有人说饭前吃,有人说饭后吃,那么这个降压药到底要什么时候吃?怎么吃才能有效果?才能让降压药不升压真的降压?
众所周知,我们身体里的血液流通是依靠心脏这个“动力泵”来实现的,为了让血液“乖乖听话”“遵守交规”地流动,所以就有了血管。
血管的作用就像是四通八达的道路一样,承载着血液让其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道路时间长了就会有损坏,血液的运输也自然如此。
由于血管和血液流通都是在我们身体内,上面更是有肌肉和脂肪等封闭流通,完全是一个不透气的地方,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便会产生压力。
这便是血压,而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高于正常血压。
那么血压过高会发生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座桥限重是50吨,现在有一辆满负荷100吨的汽车从上面驶过,那么这座桥大概率会引来垮塌。
血压就相当于在桥上行驶的汽车,血压越高就代表这辆汽车的负荷越高,而血管就相当于那座桥,血管的承受能力是固定的。
如果血压过高,血管就有可能会破裂,那么血液就是脱离固定轨道,成为我们身体内的“盲流子”。
像我们日常听说的脑出血、脑梗等等心脑血管疾病,其实最终的根源都是血液脱离了血管,在我们身体里毫无章法地流淌,将我们的身体健康状态弄得“鸡飞狗跳”。
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面目可憎”的心脑血管疾病,基本上都是血液“出轨”犯的错。
血液的“出轨”和高血压就脱不了干系,所以这些疾病和高血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即便血管这座桥还撑得住,心脑血管疾病这样的“大罪”没有,但是“小罪”却少不了,头晕只是高血压的开胃菜,随后便是头痛、疲劳、心悸,严重的胸闷、气短、心绞痛。
这就是高血压,一个看着问题不大其实很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在面对高血压时我们不得不提防,不能让高血压有一点可乘之机。
前文提及,对于高血压我们还没有可以完全根除的方法,但是提防高血压作乱的方法,我们却是有的是,光是降压药就有N种,足够给高血压“上上强度”。
降压药,顾名思义,就是降低血管内的压力,从而让高血压得到缓解。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降压药就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药药名一般以“普利”作为结尾,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等多种。
殊途同归,这些降压药之间的关系就像干流和支流一样,最终的目的都是降低血压。
只不过每一条支流的来源都不一样,这些降压药同理,只是采取的方式不一样。
这些降压药虽然种类不同,但总体可分为三种,那就是短效降压药、中效降压药、长效降压药。
短效降压药,简单来说就是,吃下15分钟,管住高血压5—8小时,因此一天三次。
中效降压药,服药30分钟,管住高血压10—12小时,一天两次足矣。
而长效降压药,服药0.5—1小时,管住高血压24小时左右。
毕竟人起效时间晚那是精心准备过的,所以一天吃一次就可以。
面对“花样繁多”的各类降压药,大家多多少少有点迷茫。
毕竟不是专业的医生,对这些降压药无法做到精准地认识,也因此引发了降压药到底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的疑问。
其实降压药的准确用法并不是像往常的药物一样,以饭点为准。
降压药的服用时间最为准确的是以个人的血压情况为准,这样才是对症下药。
人体的血压变化其实是有规律的,一般来说是以“两峰一谷”为准。
所谓的“两峰一谷”其实就是人体血压一天中的两个高峰和一个低谷。
第一峰出现在早上6-10点,然后就是逐步降低。
第二峰出现在下午的4-6点,接着随后降低。
而低谷则出现在凌晨的2-4点,因为睡眠状态会使血压降低。
其实这里就涉及了第一个原则,那就是动态监测血压,虽然有“两峰一谷”但每个人体质不同,动态监测血压是必须的。
因此要想让降压药真正的“物超所值”,那就需要我们让降压药在药效最强的时候遇到我们血压的峰值。
前文提及,降压药总的来说有短效、中效、长效三种,那么我们准确的吃药时间就需要根据我们所购买的降压药的效果时长以及“两峰一谷”来决定。
饭前和饭后的说法其实和两个高峰是相接近的,毕竟按照正常的作息来说,第一峰和第二峰出现的时间和早饭以及午饭的时间相差不大。
由此可以看出降压药到底是饭前还是饭后吃,对于降压效果影响不大,但这种情况只是针对作息规律的人群。
如果我们不吃早饭,然后午饭又晚,再根据饭前和饭后的判断方法进行服药,那么很可能就错过了血压的峰值。
降压药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会变成“增压药”。
另外,降压药的选择也是影响饭前还是饭后的重要因素,前文提及降压药的种类繁多,并且针对降压的方式也不同。
不同的方式就意味着有不同的配方,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合饭前服用。
就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以“普利”结尾为主的药物,在这个大类里基本不受食物影响,饭前和饭后服用都可以。
但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这两类便是其中的特殊项,它俩会受到食物的影响,所以一般建议在饭前一小时服用。
还有β受体阻滞剂,这类以“洛尔”结尾的药物,其中普萘洛尔不仅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两者一起还会加快吸收。
而美托洛尔普通片和普萘洛尔是两个极端,它不仅受食物的影响,还会让人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建议空腹食用。
这里便是第二个原则,那就是降压药需坚持服用,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断断续续地服用,就算掐准时间也是无用功。
综合来说就是,降压药究竟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这不仅仅要参考“两峰一谷”更要参考选择的降压药的特性,只要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出最适合我们的服用时间,发挥降压药的最高性价比。
高血压或许平日里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太多不便,但“牙疼或许不是病,疼起来是真要命。”
高血压也是一样,即便平日里看着“人畜无害”一旦发起狠来,我们可是招架不住。
相比于一味地依靠降压药来缓解高血压,这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做法,提前预防让我们和高血压擦肩而过,才是最好的方法。
现如今的高血压已经从中老年领域向青年领域扩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不健康的饮食和作息患上高血压,甚至有人患上的是无症状的高血压,这种相较于有症状的更是危险数倍。
碳水化合物多吃米饭、粥等,蛋白质食品多吃牛肉、猪瘦肉、大豆制品等,脂肪类的鼓励植物油,应忌动物油等等。
此外便是适当的运动、戒烟限酒、最后就是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元气满满。
高血压的年轻化已成趋势,降压药或许会成为更多人的必需品。
而降压药的服用时间需要我们多下点心思,将药物特性和“两峰一谷”有效结合。
在寻找到符合自己的服用时间之后,对于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就没有要求了,完全是凭心情自己决定了。
是药三分毒,无论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都比不过不服用,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健康生活,让疾病远离我们。
参考资料:
《如何科学预防高血压年轻化?医学专家运用新颖提法给出具体建议》 央视网 2023年5月17日
《没症状的高血压最可怕!高血压盯上年轻人》 人民网 2019年8月9日
《降压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牢记3个原则,否则等于白吃》澎湃网 2024年3月19日
《身体突然出现这6个症状,可能是高血压的前兆,要重视了!》药械网 2021年8月2日
高血压 医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