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我国新疆塔城地区发现了硅化保存的枝蕨类植物化石,这些精美保存的化石是迄今最早的硅化木。硅化木是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前,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能保留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一般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
树木被沉积物掩埋之后,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在压力和温度的双重作用下,硅与其分解时的杂质组合在一起再次结晶,通常会导致新的矿物形式出现。硅再度结晶会将树木的结构加以破坏,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但是其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形成了木化石。因为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多,所以被称为硅化木,这种替换作用非常精确,化石酷似树木,令人真假难辨。作为化石,硅化木还有着十分坚硬的特性,其硬度可达到6.5至7.0,是名副其实的“硬块头”。
硅化木神奇珍贵,还在于它可以揭开古老树木生长之谜,有着极高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由于硅化木的木质纤维结构甚至细胞结构和树干外形、树皮、年轮、虫洞等特征得以保存,不但可以展示富贵和美丽,也见证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和物种衍化,为人们研究古植物及古生物史以及古代地质和气候变化提供了线索。
世界上产出硅化木的地点颇多,国际上也有很多硅化木国家公园,我国硅化木分布也较为广泛,且品种繁多。为了保护好这些硅化木,我国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修建了新疆古生态园,园内收集多根硅化木,每根的直径大约有1至4米。新疆古生态园是目前最大硅化木异地保护区之一,在园内,最长的硅化木达56米,长度比美国黄石国家地质公园曾申报过吉尼斯记录的37米硅化木还要长,非常罕见。
文章转自: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