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经常在各种渠道,收到/看到天南地北广大茶客的发图求鉴定。
鉴白茶时,除了各种老茶饼外,热度最高的便是各种“白毫银针”。
在不同背景、不同像素、不同构图的茶友来图里,能看到各种版本的银针茶芽演绎。
“帮忙看下我这款白毫银针。”
“大家看看这银针正常吗?”
“我从网上买的白毫银针有些发红,是福鼎的吗?”
今天这篇文章,且来统一汇总。
手把手教你鉴定100种“白毫银针”。
《2》
一、芽头有些发红的银针。
茶友描述:卖家给我说这是2015年的头采芽,能信吗?
不能信,首先,这100%不是头采芽。
头采银针的茶芽,外形颇具辨识性,芽头短肥萌。
头采芽的芽身长度,绝对没有图中茶叶那么长。
论芽头状态,起码是春茶开采一星期左右的银针长相,与头采毫无瓜葛。
不过,这款茶的最大问题,不是假冒头采,而是它的芽头太红。
哪怕是9年陈的老银针,在密封干燥储存下,茶芽也不至于大面积泛红。
同时还有不少地方,茶芽出现“斑秃”问题,茶毫基本都掉光了。
这种红芽银针,出现原因可能如下。
用了透明容器存茶,比如玻璃罐之类的器皿。
既不避光,也不防潮。
在光线与水汽的双重伤害下,存坏变质的银针,芽头当中的叶绿素大量受损,才会出现这抹特殊铁锈红。
二、胖瘦不一的银针。
茶友描述:无。
先用排除法分析,从这款茶的状态看,它肯定不是5年内的白茶。
因为茶芽不够绿。
肉眼可见,大多数茶芽底色偏暗。
如果这款银针的外标签,标注生产年份是近五年。
那只能说明一点,这茶没存好,受潮了,导致整体发暗转褐。
不然就是一开始在加工时,茶芽内部含有没烘透的水汽。
导致仓储期间水汽由内向外活动,整体快速变得老气暗沉。
另外,这款茶的等级归属,也耐人寻味。
从这一捧芽的大小、粗细、胖瘦分布看,明显芽头外形不均匀。
最明显的地方,是右下角。
一颗瘦长芽的旁边,俨然又是一颗矮胖芽。
三、陶瓷罐装的银针。
茶友描述:无。
这张图比较模糊,罐子内的干茶实物,只能勉强看到大概。
凭初步观感,这罐茶芽大概率不是福鼎银针。
至于实际产地为何处?则是未知数。
因为它的长相,和我们平日熟悉的福鼎银针太不一样。
用福鼎大白、福鼎大毫茶树的芽头做出来的银针,芽头身材没有这般纤长偏绿。
而且从存茶角度看,劝大家别用陶瓷罐存白茶。
长期存白茶,老规矩,建议用三层包装。
日常需要喝茶时,可以用罐子分装出一部分。
选双层马口铁罐装入50克左右的银针,分装出来后在两、三个月内喝掉为好。
分装时,铁罐里面先套一层食品袋,再装入干茶。
袋口用封口夹,严实封口(或者直接打结扎紧,防止跑气)。
像这样大咧咧用陶瓷罐存茶,里面没有隔着食品袋,并且瓷罐的盖子只是潦草“摁”下去就合上。
利用罐盖下方的软布垫弹性,完成合盖。
等到多次打开再合上后,弹性下降,罐口会出现合不紧的缝隙,罐内茶叶跑气受潮变味是迟早的事。
四、寥寥几根“芽”。
茶友描述:来看看这款银针。
衡量一款茶的品质,需要多方面判断。
干茶外观、茶香表现、茶味感受作为“色香味”代表,缺一不可。
初步看干茶,只能揪出“一眼假”的明显问题。
互联网茶叶圈子里,发图讨论,发图鉴茶时,素材自然是越翔实越好。
提供的描述信息越充足,越有利推导结论。
如果仅仅是寥寥几根干茶,很难判断出信息。
以图中展示出来的内容看,这些银针的茶芽,采茶时间应该算是中后期。
因为,芽头蒂部略长。
但它们的采摘,依旧是标准的白毫银针长相。
符合一旗一枪标准。
芽头旁,大多还带有小叶壳,此为一喜。
但整体喜忧参半。
因为最上方能看出两片,内层颜色发黑的碎裂小鱼叶。
这么黑褐的颜色,与银白为主的茶芽形成鲜明反差,并不正常。
五、长芽月光白。
茶友描述:这是白毫银针吗?帮忙看看。
有经验的茶客一眼就能看出,这不是白毫银针。
白茶国标内,对白毫银针有着明确规定。
要求采摘特定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过特定工艺加工,具有特定风味特色。
三个“特定”,一个也不能少。
图中的茶,真实茶名叫做月光白。
月光白,来自云南。
采摘云南当地大叶种的茶树单芽为原料,再按当地的制作工艺加工。
由于是大叶品种,月光白的芽头,明显比一众芽头类春茶的茶芽都要大。
和福鼎银针(白茶)、金骏眉(红茶)、竹叶青(绿茶)、峨眉翠芽(绿茶)等茶叶的芽头,外形截然不同。
即便放到月光白里,图中的茶芽也不大对劲。
因为它太长了,不少茶芽还有开芯痕迹。
即,已有展开嫩叶的迹象。
即便放在月光白的世界,也属中下品。
六、装在塑料罐里的银针。
茶友描述:这是过年时朋友送来的,当时没有喝,整罐放在冰箱。现在过了一个月发现里面茶香没之前浓。
额,白毫银针不能放冰箱。
准确来说,所有的白茶都不适合放在冰箱。
罐装银针,存茶要求不复杂。
尽量干燥、阴凉、避光、干燥、洁净、无异味就行。
平时在家存茶,可以放在置物柜、抽屉里。
放进冰箱后,反而不利于白毫银针存放。
首先,冰箱的低温,不利于白毫银针(白茶)的后期陈化。
其次,家用冰箱内,有较多生鲜杂物,各式瓜果蔬菜、肉制品、海鲜干货等,共处一室,会让茶叶串味。
最后,冰箱在运行时,内部有不少冷凝水汽,相对潮湿。
而罐装茶叶,并非真空包装,这些细微水汽会缓缓渗入,带来存茶隐患。
七、这是茉莉花茶,非银针。
茶友描述:这款带茉莉香的银针,也是白毫银针吗?
额,这属于花茶。
从干茶看,这明显是茉莉花茶。
与白茶当中的白毫银针,完全不是一回事。
茶圈里,“银针”二字出镜率很高。
包括白毫银针、君山银针、茉莉银针等,它们的后缀都带有“银针”二字。
但不是所有的银针,都是白茶。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
茉莉银针属于花茶。
明确基础分辨,才不会认错茶。
《3》
最后,给大家上一张白毫银针的标准照。
这是2023白毫银针的实拍图。
如图,对比上述茶友反馈的“银针”,能看出直观差别。
有图有真相,一目了然。
篇幅有限,这篇鉴定系列,先到这里就收尾了。
本周内,会推出下一期银针鉴定分享。
欢迎继续关注,《手把手教你鉴定100种“白毫银针”(下集)》。
(鉴茶系列还在征集素材中,欢迎广大茶友在评论区发图反馈,发图请谨慎,可能会列入素材写作并被读者评论,同时授权用于图书汇编。)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