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赏析网

全球十大淡水营养鱼推荐榜

04-14

全球十大淡水营养鱼推荐榜

鱼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鱼类富含蛋白质等各种营养物质,常食用对身体有好处,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候吃的是淡水鱼,那么哪种淡水鱼最营养呢?小编整理了营养价值高的淡水鱼排名,主要有青鱼、鳜鱼、鲈鱼、黑鱼、罗非鱼、鲢鱼、鲤鱼、鲶鱼、鲫鱼、草鱼等,一起来看看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淡水鱼及相关情况吧。

青鱼

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青鱼属,是中国传统的四大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青鱼鱼体较长,其体长可达150cm左右,体型近似圆筒形,腹部圆润,尾部偏扁,无腹棱;头部略带平扁,吻端钝着,相比草鱼略显尖突;口端位,呈弧形。鱼体背面和鱼体侧面的上半部分为青黑色,腹部为灰白色。青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生性不活泼,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为螺蛳、蚌、蚬、蛤等,偶尔也捕食虾和昆虫幼虫。

体长可达145厘米。体长为体高的3.3~4.1倍,为头长的3.5~4.4倍,体粗壮,近圆筒形,腹部圆,无腹棱。背鳍位于腹鳍的上方,无硬刺,外缘平直。体呈青灰色,背部较深,腹部灰白色,鳍均呈黑色。个体大,最大可达70余千克。

青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生性不活泼。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为螺蛳、蚌、蚬、蛤等,偶尔也捕食虾和昆虫幼虫。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越南、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匈牙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马来西亚、墨西哥、摩尔多瓦、摩洛哥、巴拿马、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泰国、土库曼斯坦、乌克兰、美国、乌兹别克斯坦。

青鱼属水底层生活的鱼类,通常不游到水的中、上层。通常集中在江河湾道,浩江湖泊及附属水体多螺蛳等底栖动物地带肥育,冬季在河床或湖泊深水处越冬。青鱼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2℃,低于6.5℃、高于40℃开始死亡。摄食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2℃。

鳜鱼

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又名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母猪壳等。鳜鱼属凶猛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常以其它鱼类为食,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肉质优良,为名贵品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

体高侧扁,背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两颌,犁骨均具绒毛状齿,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成犬齿状;体色棕黄,腹灰白,圆鳞甚细小;体侧有不规则暗棕色斑块、斑点。属凶猛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常以其它鱼类为食,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

常栖息于静水或缓水域底层,冬季在水深处越冬,春季天气转暖后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觅食多在夜间。雨后常在急流处产卵,喜群集,鳜鱼还有成对活动的习性。在一条鳜鱼后面往往还有一条紧随其后。鳜鱼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雌鱼两年达性成熟,雄鱼一年可达性成熟。成熟的鳜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中都可自然繁殖,一般在下雨天或微流水环境中产卵,受精卵随水漂流孵化。

鳜鱼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外,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肉质优良,为名贵品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在农历三月是鳜鱼鲜美的时刻。鳜鱼生长快,品质优良。肉嫩无小刺,是分布很广的淡水鱼,食欲极强,主要以其他小鱼为食料。垂钓鳜鱼一般选择在有树桩、木排或大乱石堆的区域。期间有小鱼穿游其间,成为钓鳜鱼的天然鱼场。可选用常见的沙里爬,活泥鳅等小活鱼作为鱼饵。垂钓时,可选用鱼钩钩在鱼背处,保持鱼的活性,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动。鳜鱼捕食凶猛,上钩时浮漂反应剧烈,一般不会脱钩,但要注意它的背鳍,和胸鳍,要是被刺伤是极难受的。

鲈鱼

鲈鱼在体两侧的背缘常有黑色斑点,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故称为花鲈,是一种营养又美味的淡水鱼。鲈鱼可食部每100克,水分含量78g,蛋白质18.6g,脂肪3.1g,钙56mg,磷13mg,铁1.1mg,维生素b20.23mg,维生素b31.4mg。鲈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刺少,没有腥味,其肉常做成生鱼片,余下部分则可炖汤,也很适合清蒸食用,向来是上等的食用鱼类。买 购网美食小编了解到,鲈鱼自古为中国人民所喜食,范仲淹诗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黑鱼

是乌鳢的俗称,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等,为乌鳢属、鲈形目、鳢科,是鳢科鱼类中分布广、产量大的种类。黑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还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繁殖快等特点,故而也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需要注意的是,黑鱼能食用,但危害养鱼业,其生性凶猛,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故而人工养殖必须清野。

在国外,乌鳢主要分布在朝鲜的南、北地区。在我国乌鳢的地理分布非常广泛,除西部高原地区外,长江流域至黑龙江流域的广阔地带均有大量分布,此外在云南省和台湾省的部分地区也有少量的分布。

乌鳢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能呼吸空气。

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部。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较近。腹鳍短小,起点于背鳍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起点于痛鳍第15~16根鳍条下方。尾鳍圆形。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背鳍软条为49~54条,臀鳍软条为32~38条。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罗非鱼

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原产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外形类似鲫鱼,鳍条多棘,形似鳜鱼。福寿鱼属广盐性鱼类,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

罗非鱼俗名南洋鲫、非洲仔、福寿鱼,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外形类似鲫鱼,鳍条多棘,形似鳜鱼。福寿鱼属广盐性鱼类,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栖息在水的底层,通常随水温度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有着优良的适应能力及强大的繁殖力。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背鳍边缘黑色;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胸部白色,尾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体侧具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

鲢鱼

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鲢属,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与青鱼、草鱼、鳙鱼并称为“中国四大家鱼”。鲢鱼体色一般为银白色,鱼鳍呈灰白色,头部较小,约占体长的1/4;其胸鳍向外伸延,胸鳍尖端仅至腹鳍基部;腹部的锐棱贯穿腹鳍前后整个腹面。其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

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四大家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

鲢鱼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鲢鱼味甘,性平,无毒,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多与草鱼、鲤鱼混养。

栖息环境喜生活于水的上层。常栖息于江河、湖泊及其附属水体中肥育。

鲤鱼

因鱼鳞上有十字纹理而得名,又称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等,是鲤形目、鲤科的一种底层淡水鱼,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属于我国的主要经济鱼类。鲤鱼呈柳叶形,背略隆起,嘴上有须,鳞片大且紧,鳍齐全且典型,肉多刺少,体态肥肚,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

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做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亦作为食用鱼被养殖。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多、分布广、养殖历史悠久、产量高者。

鲤鱼的品种有很多,野生鲤鱼包括元江鲤、华南鲤、黑龙江野鲤、湘江野鲤、黄河鲤等等。人工选育的鲤鱼则有兴国红鲤、荷包红鲤、德国镜鲤等。还有一些属于引进品种,比如苏联鳞鲤、散鳞镜鲤。另外还有一些杂交品种,比如丰鲤、荷元鲤、三杂交鲤和芙蓉鲤等。观赏鲤鱼方面则统称为锦鲤。

鲶鱼

是鲶形目、鲶科下的动物统称,又名胡子鱼,塘鲺,它的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美味浓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多种矿物质和钙、磷、锌、镁、铁、碘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仲春至仲夏(4-7月)为上佳食用季节,尤其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鲶鱼约有2400个物种,分为约34科,它们大多为热带淡水生物种,但也有部分分布在温带地区(鲶科和复须鲶科),还有2个科(鳗鲶科和海鲶科)为海生物种。鲶鱼因其长须而得名,这长须使其貌似有髯的猫(尽管并非所有鲶鱼物种都有须,须也不是该类群的特质)。鲶鱼的特征有:前4~8个椎骨结合成一体,其骨骼或小骨链还常将鳔和内耳连接起来;无顶骨,即头骨顶的成对骨头;头部的血管呈特殊的排列方式;无特有的鳞片,有些有强壮的背鳍刺和胸鳍刺。

常见的鲶鱼一般分为四种,分别是:鲶鱼(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和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

鲫鱼

又叫做河鲫、鲫瓜子、刀子鱼等等,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养殖性鱼类。鲫鱼体侧扁而高,腹部圆,头较小,吻钝,口端位呈弧线型;眼较大,无须;体呈银灰色,背部较暗,鳍灰。因生存的环境不同,鲫鱼形体与颜色也有所差异。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营养价值较高,在我国各地、各种淡水水域均有分布。

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鲫鱼是杂食性鱼类,食性广、适应性强、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生长快、对水温要求不高、便于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养殖性鱼类。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另外,鲫鱼还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性鱼类,美丽多姿的金鱼就是由鲫鱼演变而来。鲫鱼在我国养殖历史悠久。

鲫鱼有十几个品种,常见的有土鲫鱼、滇池高背鲫、方正银鲫、彭泽鲫、淇河鲫鱼、湘云鲫(工程鲫)、异育银鲫、杂交鲫鱼、白鲫鱼、银灰鲫鱼、丰产鲫、黑龙江银鲫、金鲫鱼、彩色鲫鱼、普安银鲫、缩骨鲫、江苏乌鲫鱼、芙蓉鲤鲫等。

土鲫鱼体形细长;多呈金黄色;鱼身侧线只有28个侧线点;从侧线数只有28匹鱼鳞;鱼身偏廋;腹腔内肠子细长;野性大;肉身紧;土鲫鱼”体形细长,偏廋;鱼的背是青黑或黄色、腹部是白色,尾鳍薄而颜色较身体颜色浅,烹煮后鱼肉呈淡红色;鱼唇非常薄,鳃壳上少肉或无肉;头部较圆且小,鱼头和鱼身的过渡处非常平滑,不会出现鱼身较突出现象。

草鱼

俗称鲩、油鲩、草鲩、鲩鱼、白鲩、草根(东北)等,属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草鱼属,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并与鲢、鳙、青鱼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四大家鱼”。草鱼呈圆筒形体型,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草鱼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草鱼是北暖温带、季风候风气候下、大平原区、有大河湖水体中的鱼类,约产生于新第三纪后期上新世喜马拉雅山开始升高和中国东部平原产生季风、候风及大的河流和湖泊之时。

草鱼已经有1700多年的养殖历史,但以前都是取江河中的天然鱼苗在池塘内养大后食用或出售,真正实现全人工养殖从1958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才开始。

分布广,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至云南元江(西藏、新疆地区除外)。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等国家。

核雕十大名家

新加坡猫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