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赏析网

寿山石雕刻的独特技艺:融与容的薄意之美

02-04

寿山石雕刻的独特技艺:融与容的薄意之美

文/郑世斌


·艺术塑潮·领军·


“薄意”是寿山石雕刻的一门独特技艺,我认为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薄意”技法发展至今不过百余年。多数人都读“薄”为“bó”音,我认为应该要念为“báo”。它是一种用类浅浮雕的形式来表现平面状态的艺术,却又是区别于浮雕的独特技艺。最早是单面浅刻,到后来的多面立体雕刻,于细微之处见功夫。

薄意技法与中国画的审美意境应该是高度契合的。潘主兰先生曾说过:“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薄意需要独具匠心。匠为传统,为文化,为技法;心为意境,为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体验,为雕刻者与石头之间的情感交流。


《春回大地》 寿山田黄石 207.7克 郑世斌作现藏于中国寿山石馆


薄意技艺追本溯源在清初已有端倪,到了同治、光绪年间,“西门”派艺人潘玉茂兄弟,专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础。至清末民初,林清卿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熔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技艺提高到新的境地,作为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民国之前的印石制章带有很强的功能性,到了民国时期,文人似乎得到了某种释放,艺术创作出现了更强的融合性,雕刻艺术与建筑、文学等其他文化艺术一样,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薄意”技法便是在这个时期才真正意义上进入到艺术概念的领域。

“薄意”讲求意境之美感,艺术流派中有写实与写意,写实派讲求物理再现,要求造型的精准;写意派,往往在传统功底的基础上,用寥寥数笔展现神韵。不仅中国画讲求写意,西方美术也有抽象派,比如毕加索、梵高,看似抽象的线条,却耐人寻味。


《听琴图》 寿山田黄石 36克 郑世斌作


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与夫人去上海看画展,看到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小人得其技,君子得其神”,看似很伤人的一句话,在我看来,却是一种鞭策,得其技法容易,得其神者不易;得其技法为徒,得其神者为师。作为雕刻艺术师,需要不断地内修,方能心领神会,塑型有韵,达到神韵、情趣与境界的融合。

在寿山石的创作手法中,“薄意”的雕刻技法是与诗、书、画三意最为亲近的手法,或可说,“薄意”一道,本就是这三者融会贯通而成的。因此,通晓“薄意”、善于“薄意”者,又多在诗文、画技、书道上有所造诣。


《松下听风》 寿山田黄石 103克 郑世斌作


作为一种中国独特的审美观,“意境”实际上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是相通的。从文化哲学的根源和内涵上分析意境,这一类的作品,既多有重儒家“情景相生”者,也不乏以庄玄禅宗里“物我相冥”之思为先者。

古语有云:“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寿山石本身是“实”,其余的一切都是“虚”,“薄意”所要达到的就是“虚实相生”的境界,虚实与留白,无画处皆成妙境。以文学的种种意向、文人的种种情致,来提炼、升华寿山石雕刻中的主题,为之增加的无形美感,就是所谓意境,也是这种题材之所以能够给人以乐趣的原因。


《云鹤清且贵,可以舞丹阳》寿山田黄石 60克 郑世斌作


薄意能盛行并成为寿山石雕刻一项独门技艺,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石质的珍贵。一些贵重的印石,如田黄等是不适宜雕制纽首的,因为雕纽要刻去好多的材料,显得得不偿失。正如篆刻家邓散木曾说过:“石之佳者,多不纽,恐伤其材也。”如果只是将石料抛光,则难以成器。石皮和色层薄,且石身多裂斑,不宜深雕,否则瑕疵毕露。于是就产生了顺其形势作平面浅浮雕的薄意工艺。

薄意雕刻的特色主要是刻层薄,注重形象的轮廓线条的刻画。应料设计,按照石章的实际形状与瑕疵分布,绘画花鸟、山水、人物,然后加以浅浮雕刻,贵重的石材以精良的薄意为饰,就成了锦上添花。


《心清闻妙香》 寿山田黄石 60克 郑世斌作


薄意与田黄的结合,可谓是珠联璧合。在寿山石上呈现薄意艺术的关键点在于:一是怎么回避裂痕,怎样利用石材、石皮;二是怎么利用中国画理画意处理疏密关系,使之展现艺术的美感,达到瑕不掩瑜的效果,浑然天成。

而选用田黄为料的重要之处在于胆略,有些人遇到材质太好的情况,反而发挥不起来。我的运气挺好,一开始就刻了不少田黄,胆子练得很大。刻得越多,越不害怕,所以在判断和取舍的时候,也下得了手。如田黄常有的“筋”“格”,我习惯于分解分段处理,弱化缺陷,效果可严丝合缝。


《螭虎》 寿山田黄石挂件 15克 郑世斌作


寿山石本身就有天赋的美丽,我们手里的刀要“抛砖引玉”,让天然的美和人文的美和谐相融。拿到一块石材,先构思设计,用毛笔勾勒,毛笔的感觉最能体现中国画的意韵。薄意雕刻“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所以刀法应灵活多变,洗练概括,落刀准确,以一当十。刀法有笔锋,下刀处不得有尖锐折角,呈现圆润之美。雕刻完毕之后,还需要对某些细节,如花蕊、叶脉、苔点、枝干以及人物、动物的眼睛、鬓发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阴刻、抽丝,精细修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翼双飞》 寿山牛蛋石 郑世斌作


我在雕刻动物的时候就特别注意眼神,比如最近创作的这个《比翼双飞》,放大看,便可看出这两只鸟眼神的不一致,尤其是后面这只眼神很“贼”,整个形象和韵味表达出来,就是细节之美。

而“薄意”雕技的最大特色是“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凡石料色泽愈杂,裂纹愈多,构思就愈见奇巧,如林清卿的《松鼠葡萄》就是巧用芙蓉石面上的砂点,刻成松鼠的眼睛,有“点砂成睛”之妙。同代的金石书画家陈子奋欣赏他的作品说:“难得在利用石之病,而反见天然。”他用刀如笔而胜于笔,奏刀称“画石”,非“人之画纸能及也,是石以画传者”,天衣无缝,妙趣横生。


《比翼双飞》(局部) 寿山牛蛋石 郑世斌作


鉴赏家将薄意看作是一种立体的绘画,以诗情画意来衡量薄意雕的品位。所以薄意创作者多数兼精绘画,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国画的笔墨技巧,才有可能挥洒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画薄意。所以说,薄意技法是一项需要内修的技艺,是艺人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

所谓打好基础,我认为这个基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雕刻技法;一是书面修养。而薄意真正能打动人的不是技法,技法只要练习就会有。打动人的是作品里流露出的情绪和气质,这不是单靠练习雕刻技法能有的。技法易得,意境难求。


《赤壁游》局部 郑世斌作


当下的寿山石雕刻者们,学习雕刻艺术,不能局限于寿山石雕,仅仅阅读行业书籍,而要向更高的艺术探索,广泛阅读,可以学习书法、绘画、文学,甚至哲学。道家提倡“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可以体现在雕刻上运刀如笔,用薄意技法去繁化简展现原石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胸中有墨,方可笔下生花。正如画圣吴道所说的“子嘉陵山水心中吟,一日画尽三百里”,这便是文化修养给予创作的能量。

因此,一定意义上来说,薄意技法可谓之一项“融”与“容”的艺术,可“融”诸子百家文化艺术之长,“容”石之瑕疵化为无形,呈现和谐统一艺术之美感。



平安红绳手链编法

红丝石和砭石如何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