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是一种进化极为成功的爬行动物,它们兴起于中新世时代,是一种肉食性爬行动物。值得一提的是蛇和恐龙并非近亲,它们和蜥蜴都属于另外一个类群的爬行动物。大部分蛇类以各种哺乳类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捕捉哺乳动物的蛇类能够灵活感知周围的温度,然后进行"红外定位"去捕捉猎物,蛇的强大捕猎能力使它们成为优秀的爬行猎手。
蛇属肉食性动物,在野外,主要以蛙类、鼠类、鸟类、鱼类以及各种昆虫、蚯蚓、蜥蜴等动物为食,有的蛇也吞食一些死动物。在饥饿时,多数蛇都有吞食同类的行为,成年蛇则往往吞食自产的仔蛇,在这些爬行动物的世界里并没有亲情。
不同蛇类捕捉不同动物
尽管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但不同种类的蛇由于栖息活动在不同的环境中,而且体型大小不一,故捕食动物种类亦不完全相同。根据蛇食性的特点,分为广食性和狭食性两类。广食性蛇,如赤链蛇,捕食各种杂鱼、鸟类、鸡锥、蜍、蜥蜴、蛇,也吞食动物尸体。
灰鼠蛇则喜食蜥蜴、蛙类、昆虫、鸟类、鼠类及其他蛇类;眼镜蛇除捕食上述动物外,还吞食各种鸟卵。狭食性蛇,如眼镜王蛇专吃蛇类和蜥蜴;翠青蛇只捕食各种昆虫和蚯蚓;钝头蛇则专门采食各种陆生软体动物;海南闪鳞蛇只吃蚯蚓;而乌梢蛇却只捕食蛙类和部分泥鳅;分布在印度的食卵蛇则专食鸟卵。
蛇类食性是同它的长期栖息的环境相适应的。如陆地生活的蛇类,由于陆地上食物丰富,种类繁多,多为广食性蛇;而水中生活的蛇,只能采食到鱼类、虾类等水生动物,海蛇长年生活在海洋中,环境限制了它们只能捕食一些海生动物;而营穴居的蛇类只能捕食昆虫、蚯蚓等动物;终年生活在大连蛇岛上的蝮蛇除了偶尔到水边取食小型的无脊椎动物外,主要采食春、秋季迁徙到岛上稍停休息的鸟类。
影响蛇类进食的因素
同一种蛇、从小到大,有幼蛇和成年蛇之分,有的蛇的幼蛇和成年蛇的食物是不一样的,差异特别明显。例如:蝮蛇和极北蝰,幼蛇期捕食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型的无脊椎动物,成年蛇则以鼠类为主食。
多种蛇的食物结构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由于蛇栖息环境中的食物链因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原来可供捕食的小动物随季节变化而长大了,有的动物没有了,蛇只能选择捕捉其他动物为食。不同季节,蛇类的捕食时间也随被捕食动物活动时间而发生改变。例如,以蛙类为主食的乌梢蛇,春季蛙类在陆上交配,乌梢蛇全天捕食;炎热的夏季,蛙类多在白天隐蔽休息,清晨和傍晚活动频繁,乌梢蛇捕食时间也随之加以调整,改在一早一晚出来捕食。又如,分布于我国新疆的草原蝰,春季主要捕食各种蜥蜴,而到夏季,草原上蜥蜴减少,则改捕遍布草地上的蝗虫为主食。
同一种蛇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例如,蝮蛇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东地区、新疆西部和大连旅顺口的蛇岛上,而蝮蛇的捕食对象也随之而变。华东地区的蝮蛇,以蛙类和鼠类为主食;而蛇岛的蝮蛇,以各种小鸟为捕食对象;新疆西部的蝮蛇,则以蜥蜴类为主食。绝大多数种蛇专捕各种小活动物为食,对于动物死尸不闻不问,但自然界里也有极少数蛇,如赤链蛇,除捕食小活动物外,还喜吞食腐臭的动物尸体。
蛇类强大的吞咽能力
蛇不同于其他的爬行动物,它不会一点点咀嚼食物,它的牙齿主要是捕捉猎物以及吞咽猎物时起到一个"挂钩"的作用,面对食物,蛇采用的进食方式就是直接吞下食物。在中国有一句谚语,叫做"贪心不足蛇吞象",事实上这句话是不准确的,比如最长的蛇,生活在东南亚的网纹蟒,或者是最大的蛇,生活在美洲地区的水蚺,它们都没有办法吃掉一只大象,但是这句谚语是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蛇确实可以把嘴张开很大,吃掉比自己头部大很多的猎物。
大部分蛇吞食猎物的时候不能受到打扰,如果受到惊吓它们会放弃猎物然后逃走。如果吞了一半食物而发现有敌人接近它,蛇会毫不犹豫吐出食物然后逃走,一般不会再回来。蛇类都是冷血动物,在消化猎物的时候需要较高的温度,如果温度达不到标准,蛇类就无法消化,会在一两天后把消化一半的猎物吐出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蛇生活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不过有一些蛇则分布于较为寒冷的地区,例如我国东北部的棕黑锦蛇,这些蛇面对寒冷的天气,选择彻底停止进食,进入一种低新陈代谢的冬眠状态。
中国养蛇业改变蛇的传统食性
大部分蛇以鼠类进食,但是在养蛇业,养殖者没有条件给这些蛇提供鼠类,只能改变这些蛇的食性。对一些吃鼠类的蛇采用泥鳅进行喂食,一般饲养者使用热水直接倒在活泥鳅身上,泥鳅就会僵硬死亡,身上的那一层膜也会消失。然后他们会使用漏斗直接放入蛇的口中,避免泥鳅划伤蛇的口腔,然后再把泥鳅给这些蛇投喂。这种投喂方式确实有一些"简单粗暴",但是事实证明对绝大多数蛇好像没什么伤害,这些蛇也奇迹般的成活下来,并在养殖场成功繁殖。有的食鼠蛇多次填喂泥鳅数年,蛇也没有出现死亡。
作为爬行动物最成功的一支,蛇类独特的取食性让它"傲视群雄",成为最成功的爬行动物类群,地球上几乎所有热带和温带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相比近亲蜥蜴,蛇类这种"囫囵吞枣"的取食方式能让它们适应各种不同的猎物,并更加全面的吸收猎物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