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赏析网

古代香炉: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

03-09

古代香炉: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


香道的起源

熏香之俗最早源于宗教。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寻觅芳香植物,燔木升烟,以告祭天地,此谓“燎祭”。先民燃香告祭神明,企图通灵,期盼借助神明的力量驱邪避疫。

在距今有3000多年的殷商甲骨文上就有关于香的记载,甲骨上刻写着一个“紫(柴)”字,根据多方资料的综合研究,将这一字翻译为:手持燃木的祭礼。

在《尚书.舜典》中对于祭祀用香也有明确的记载,在舜接受尧的禅位时,在祭祀中燃烧火把,让上天知晓君王已经更替。“正月上日,受始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肆类于上帝,裎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在这些祭祀中,只是对于天地诸神的崇拜,对于香本身是没有充分认识的,而在这个时期,祭祀的人群也非常的有限,只有各个部落的首领和一国的君主才有资格祭祀天神,普通人是没有资格走上祭祀台的。

南方因为气候的原因,人们是在温湿的环境下生活的,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蚊虫的生长,因此在此地以楚国为首的民族为了驱除蚊虫寻找了不少的办法,有人发现在燃烧带有香味的植物时,被蚊虫叮咬的地方大大的减少了。

因此人们开始使用香草,在随身携带的香包中装入香草或者是制作好的香料。在史料的记载中,南方民族不管是贵族还是贫民都有用香料熏衣的习俗。用香料熏衣不仅可以让衣服沾染上香味,还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

《吕氏春秋》中记载:“荆人畏鬼。”楚国人崇尚巫术,从史书上记载的祭祀典礼上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在最早时期,只有楚国人会在特殊的节日中燃放爆竹。而从这两点中可以看出来在古代香还会用来辟邪、驱鬼。

楚人自古用香草驱虫辟邪的大背景下,随着丝绸之路香料的引入,道教与佛教的盛行,香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最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关于香的记载了,而历史上关于香料记载最多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有很多“采艾”的诗文,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文化环境,在南方生活的楚人对于香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尚书》中记载:“至沿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性馨。”

而在《礼记》中更有关于见长辈的礼仪记载,小辈在面见长辈时必须要佩戴香包,以避免自己身上的污浊之气冲撞了长辈。作为儿媳在受到白芷、佩兰等香草的恩赐时,必须要将香草奉献给家里的长辈。

战国时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中有“薰以桂椒”的描述。桂、椒为香料,燃烧取香,熏香开始与最初的宗教燃香区分开来。秦汉时期,随着香炉的出现,熏香逐渐从宗教转向日常生活。把香料放入炉内焚烧,使之散发香气,又称焚香。

汉魏之际,仙佛道教的兴盛也促使熏香文化自成体系。在缭绕的烟雾中,人与神佛似乎可以达到通灵,熏香也渐成社会风尚。至于六朝,熏香成为上层风雅之士的身份标签。贵族尤尚熏衣、熏褥。此时起,熏香非女子的专利。


南宋 李嵩《听阮图》

唐宋以来,中国艺术文化发酵成熟。在文人阶层的引领之下,琴棋书画渐为时尚,衣食住行均有讲究。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熏香也开始发展成为一种艺术,一种生活方式。

北宋王禹偁在《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有言,“公退之暇,手持《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事虑”。陆游也常在书斋中焚香静读,“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谿诗。”自此,熏香脱离闺阁,衍变成了文人书斋之友。

宋朝文人流行四雅事:挂画、点茶、插花、烧香,传到了日本,被日本文化吸收转变为日式三雅道,并一直保留至今。

宋徽宗 · 赵佶《听琴图

精美绝伦的古代香炉


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也是中国古代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他的用途有很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形状上常见为方形或圆形,方形的香炉一般有四足;圆形的香炉,都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放置。



历代使用的香器包含博山炉、香斗、手炉、卧炉、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炉,以及熏球、香盒、香夹、香插、香盘、香匙、香铲、香筒及香囊等配套器具。



中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清朝光绪的御用香炉是由玉来做,非常薄,用手电筒打在里面,外面可以看到光源。


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乳钉纹豆形嵌铜琉璃香炉 唐代 铜器

宋朝的青铜、瓷器技术成熟,香炉的制作于各种创新的造型相继出现,青铜香炉一般适用于王公贵族,显得庄重肃穆。

鎏金饕餮纹三足铜香炉 清乾隆 铜器

而瓷器的香炉不似青铜的那样沉重,通常有成精致小巧的造型,更适合民间的百姓和文人使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官宦士大夫的家中甚至还有大型的香炉,它们造型独特,有鸭型或狮型的,称为“香鸭”和“金猊”,摆放在会客厅中,尽显富贵庄严之气。

青花人物故事图香炉 清康熙 瓷器

青釉莲花形香炉 北宋 瓷器

钧釉香炉 元代 瓷器


所以,香炉成了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具,就连女性的闺房之中也会陈设香炉,李清照的词中就有写到:“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引花钿。”

香炉工艺的成熟和完善,使得焚香的雅趣得以快速的发展和普及,从上层社会到底层百姓,几乎人手一个香炉,就算是喝茶不也要摆个香炉焚个香,这样聊天更有意境和趣味。

错银云龙纹铜炉 明宣德

明清时期,大明宣德炉成为香具中的翘楚,也奠定了中式铜香炉在后世的地位

据史料记载,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责成宫廷御匠参照皇府内藏的定、汝、官、哥、钧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黄铜铸成铜器,具有40多种色泽,集造型形式之大成,从而将铜香炉艺术推向历史巅峰,也掀起了后朝后代的仿制高潮。

鎏金浮雕花卉纹三足铜炉 明代 铜器

红木座错金银螭纹夔身铜熏香炉 明代 铜器

错银梅花纹三足铜炉 明代 铜器

鼓腹束颈扁圆三足铜炉 清代 铜器


浮雕荷花纹鎏金铜香炉 清代 铜器

狮子踩绣球鎏金錾花铜熏香炉 清代 铜器

金螭耳猴足香炉 清代 铜器

鎏金开光錾花双耳三足铜香炉 清代 铜器

香炉除了作为敬佛或是祭祖的礼器外,还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灵性的香炉赋予人们更多的生命灵性,它穿越时光隧道,追逐并领略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欢迎关注泽青茶道的微信公众号:泽青茶道

巴西非勒

配戴石榴石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