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赏析网

紫砂壶只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一部分?来这里一探究竟

07-16

紫砂壶只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一部分?来这里一探究竟

紫砂不一定做壶,也可以是可爱的兔子摆件;苏绣不一定绣衣,也可以是一盏屏风灯;印染不一定土气,也可以成为一张节气餐垫……近日,由田林街道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主办的“活态传承新体验”非遗文创作品展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此次展览展出同济大学第十三期非遗创新设计研修班的20名非遗传承人的非遗文创作品近40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民族记忆的背影,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此次展览,设计展品的传承人来自各省市,展品涵盖了漆器髹饰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景德镇陶瓷烧制技艺、陶瓷雕塑、陶瓷绘画艺术、醴陵釉下五彩烧制技艺、古木船缩尺技艺、南派鸟笼制作技艺、金石传拓、柳编、翻花、药斑布印染技艺、庆阳香包绣制、苏绣、古代书画修复、蒋荣兴家具制作技艺、海派插花、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婺州窑烧制技艺等。

这些展品均为传承人在研修期间的非遗创新文创作品。在研修期间,同济大学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着重在非遗产品和品牌化创新设计实践上利用专业优势进行教学尝试。通过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跨界融合,以及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培养,助力传承人在今后的创新思维和设计实践上得以突破与提升。研修班设计课程还邀请了各设计领域知名设计师导师为学员们进行分享与辅导,让传承人系统地学习创新设计全过程。

主办方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展出的非遗作品既丰富了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又加强了非遗文化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积极作用,增强全社会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

展览将持续至8月上旬。

记者:姚丽敏、施悦炜

编辑:邱彩红

校对:陈海笑

宠物狗网名

山水十二条屏被谁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