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赏析网

为何许多人坚信这些虚构的历史人物真实存在?

01-03

为何许多人坚信这些虚构的历史人物真实存在?

在世界各地的历史上,都存在很多本身并不存在,但世人却相信他或她曾经存在,甚至在其身上寄托了很多感情的人物。这样的人物不仅中国有,其它国家也有,他们基本都带有挺明显的文化属性,在不同文化里也基本都是某种精神的象征。


貂蝉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的虚构人物里,名气最大的肯定就是貂蝉了。因为她很早就被视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而且成为了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里的人物,也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里能够使月亮都光彩尽失(闭月)的人。

但和其它三大美女都是真实历史人物不同的是,其实正史里并不存在貂蝉这个人。当然貂蝉故事的原型还是有的,《三国志》里曾记载“布与卓侍妾私通,恐事发觉,心自不安”,也就是说吕布曾经和董卓的一个侍妾私通。但书里却从未提及这个侍妾的名字,王允献貂蝉使连环计更是连历史原型都没有的。所以貂蝉这个名字和她故事的核心其实可以说都是后人根据《三国志》里这一句记载想像出来的,其中当然也包括貂蝉的美貌了。

亚瑟王

亚瑟王是英国地区凯尔特人传说中缔造了不列颠的国王,在西方文化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形象,因此也曾被多次搬上电影银幕。除了2004年的那个以他为主角的《亚瑟王》电影,这个形象甚至在前两年好莱坞科幻大片《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里也成为了其情节的核心元素。

亚瑟王雕像

在传说里亚瑟王被魔法师格林养大,在追随自己的圆桌骑士的拥护下击退了入侵不列颠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统一了不列颠,后来甚至征战整个欧洲大陆,并远征罗马。甚至到今天,在英国的民间仍然有亚瑟王是不列颠守护神的传说,有人仍然认为当不列颠陷入危机时亚瑟王就会回归世间,以不列颠之王的身份拯救其人民。但现代历史学界普遍认为亚瑟王其实连比较接近的历史原型都没有,是不列颠民间把不同传说人物的故事揉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个纯粹的传说人物,虽然历史上也不排除有个别方面和他类似的人,但关于他传说的主体完全是虚构的。

花木兰和杨门女将

把花木兰和杨门女将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些形象其实非常接近,都是在国危家难之时,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但其实这些形象也很难说是真实历史人物做支撑的。花木兰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的叙事长诗《木兰辞》里,说的大约是在北魏抵抗柔然入侵的战争中,有民女替父从军的故事。但里面只有一个木兰的名字,而没有说木兰姓什么。花木兰这个名字其实出现得很晚,到明朝时徐文长把《木兰辞》改编成剧本才给木兰加上了个姓。而且木兰的形象在正史里没有任何记载,唯一的依据就是民谣。

花木兰的戏剧形象

而以佘太君和穆桂英为代表的杨门女将也可以说都是虚构的人物了。当然经过现代一些历史学家的考证,佘太君这个人其实还是有历史原型的,她就是杨继业的历史原型杨业的夫人,但她并不姓佘,而是姓折。因为在北方方言里“折”很多时候会被读成“shé”,所以在后来的戏曲等艺术创作里被误会成了“佘”。而穆桂英这个形象可能也有原型,因为正史记载杨延昭的儿子(注意是儿子不是孙子)杨文广的夫人姓慕容,穆桂英这个形象很有可能是从杨文广的夫人慕容氏身上演绎出来的。不过虽然姓名上还大致能找到形象来源,但传说里杨门女将的事迹却是完完全全没有任何历史记载作为支撑的了。所以杨门女将的形象也可以说是虚构的。不过具体形象虽然是虚构的,但在历史上类似的英烈女性为国尽忠却也不是没有过的,所以花木兰和杨门女将也和其它传说人物一样,可以理解成民间对那些真实历史形象的一种归纳,这些形象所代表的精神也是不应被否定的。

荷马以及特洛伊诸人物

在西方文化里,《荷马史诗》是和基督教《圣经》以及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样,具有基础地位的文化符号。但按照现代标准,《荷马史诗》里的主要人物乃至被认为是《荷马史诗》作者的荷马这个人都没有任何真实存在的证据。所以在17世纪以后,西方比较严肃的史学界也开始倾向于认为荷马本身也是个虚构的人物,是古希腊时期大量失明乐师阶层的一个象征,而《荷马史诗》也是在比较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不同诗人创作的作品揉合形成的,并不是哪一个人独自创作出来的。

描绘荷马的近代欧洲油画

所以在荷马本人是否存在过都已经成为了争议很大的问题之后,《荷马史诗》里所描绘的人物是否真实存在也就更加无从考证了。当然根据现代的一些考古发现,特洛伊战争或者与之类似的战争应该是存在的,因为在当地确实发现了战争的遗迹,但是主流观点认为战争纯粹是为了争夺当地的资源与控制权,跟什么美女海伦以及《荷马史诗》里的主题没有关系。

《水浒》里的各位好汉

四大名著里,其实《水浒》也塑造了许多非常生动的人物形象,以至于在现代还有人以《水浒》里的人物作为自己人生的榜样。但既然是文学作品,《水浒》里那些好汉其实和其它文学形象一样,多数都是虚构的,特别是那些最为生动的形象,比如鲁智深、李逵和林冲等。但这里桃花石杂谈就不说这些完全虚构的形象了,而是说两个有一些历史原型基础,而且也深入人心的形象。

明朝时宋江的戏曲形象

首先是宋江,这个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史书《东都事略》里确实曾经记载“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所以有人建议“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这里就把《水浒传》前后核心的情节给勾勒出来了。但历史上关于宋江这个人的记载也基本就这么多了。其它那些他的江湖义气和威名,以及他如何盼望招安,最后被毒杀之类的内容,也都是文学创作了。而另一个可能有历史原型的人物是武松。根据《临安县志》等史料记载,北宋时杭州知府衙门里确实有一个名叫武松的提辖,而且他曾经为民打抱不平,把太师蔡京的儿子,欺压民众的杭州知府蔡鋆(yún)给杀了,但也因此被投入大牢,最后被拷打致死。所以虽然他和宋江也差不多是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但他们两人其实是没什么交集的,不过《水浒》里的武松确实应该是以历史记载里的武松为原型,其性格特征是完全一致的。但要说明一点,县志作为历史文献其实可信度有时候并不算高,所以关于《临安县志》里的这些关于武松的记载,其实也是存疑的。

罗宾汉

和《水浒传》里的各位好汉差不多,英国的历史传说里也有一位侠盗好汉,就是在中国也有很多朋友知道的罗宾汉。相传罗宾汉是公元13到14世纪活跃在英格兰中部诺丁汉雪伍德森林里的一位好汉。关于他的传说丰富多彩,也有很多版本。有的说他出身贵族,曾参与十字军东征,回到英国之后不屑与腐败的贵族为伍,落草为寇,成为侠盗。也有说法说他本身是个自耕农,所以反抗贵族权贵。不过这些传说的共同点是他在里面都是武艺高强,而且喜欢身穿一身绿装。

传说中罗宾汉的形象

罗宾汉也曾被认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因为英国的古籍里确实出现过这个名字。但现代观点一般认为他也是很多绿林好汉形象的化身。因为从公元1227年开始,英国一些法官的案卷上就开始出现了“Robinhood”(罗宾汉)以及与之类似的名词,但现代解读一般认为这个名词并不是指特定哪个人,而是当时对逃犯和亡命之徒的简称,以至于200年之后英国还有文件将一名重犯称为“罗宾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名词也等于英国版的“江湖豪杰”了。


所以在世界历史上,名气很大,很多人以为真实存在,但其实却并不存在的人物其实哪都有。而这些形象的存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文化情怀,所以这里说明这些形象是虚构的只是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一些历史事实,而并不是要让大家轻视这些形象,或者将其所代表的精神彻底否定,这些形象在各国历史上曾经起过的正面作用也是不可能被否定的。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价格伍圆

南京雨花茶哪个品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