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兔赏析网

浮游矶钓技巧:第三部分——了解钓线

12-12

浮游矶钓技巧:第三部分——了解钓线

钓线的性能必须因应钓法的需要。矶钓时由于钓场环境多礁石障碍还要经常面对风浪,同时兼顾到浮游矶钓采取的浮标钓法需要精准调整和乘流释放钓组的需要,因此,除了对线的强度有较高要求外,性能上还要求:对浮标以上的钓线要求具有良好地视认性和柔软度、不影响钓组的精准度、有一定的抗风能力,而对浮标以下钓线则要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耐磨性、隐蔽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矶钓时不宜采用一线到底的钓组,而应该采取主线同子线搭配使用的方式。

(一)主线。 海水的比重同海水的含盐度有关,多数海域海水的平均比重在1.022 左右,但在近岸,由于河流、雨水等淡水的注入,导致其含盐度进一步降低,其比重一般会降低到1.015左右。普通尼龙线比重和碳素线比重均超过1.03,特别是碳素线,其比重甚至达到了1.7。通过比重对比可以发现,在近海进行浮游矶钓时,如果使用尼龙线或者碳素线做主线,由于其比重大于海水比重,必然会导致主线下沉在水中。

那么主线沉入水下对实际垂钓有什么影响?浮游矶钓的钓场经常是明、暗礁交错的环境,有时候水面下几十公分就可能是暗礁或乱石,主线如果沉入水下过深则很有可能挂在这些暗礁、乱石等障碍物上。另外浮游矶钓的钓组讲求精细地调整浮力同重力的关系以得到较高的钓组灵敏性,如果使用比重大于水的主线,在放流钓组时,随着主线长度的增加其重量也会进一步增加,增加的这部分重量一是会压沉钓组并使浮标彻底沉到水下,更重要的是这部分重量会形成一定拉力,使浮标以下钓组下沉缓慢,使钓饵就位时间延长甚至不能下沉到设定的正常深度。因此,浮游矶钓的主线多采用比重小于海水或者同海水比重接近的全浮水线或半浮水线。

浮水线是通过将线体内部设计成蜂窝状结构形成内部气室来平衡掉一部分素材重量达到降低线体比重的目的。但早期的全浮水线虽然考虑到上述环境要求而设计成全浮水的状态,但在比重上却没有进行严格控制,钓线在使用时是完全漂浮在水面以上,而完全漂浮在水面上的线在有风浪时则很容易在风吹浪打环境下使钓组偏离正确的航道,因此这种设计已经逐渐被目前采用的半浮水线所替代。

半浮水线经过严格的设计和加工将线体比重控制在稍微大于沿岸海水比重基础上。这种半浮水线在实际使用中会稍微沉入水下但又不会过度下沉,既不会影响到钓组的精准度又能够保证钓组在各种条件下顺利乘流前行,同时,为了便于视认,线体一般设计成红、黄、橙、白等不同颜色。

(二)子线。 矶钓需要面对浪、流、礁石等各种复杂条件,因此对浮标以下钓线的要求是能够克服浪、流的干扰使钓饵顺利到达设定的深度并在这一深度保持相对稳定,同时还应具有较高隐蔽性以降低鱼的戒心,具有很强的耐磨性降低溜鱼时被礁石磨断的几率。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碳纤维钓线做子线。

碳纤维钓线其实是由氟和碳经过化学加工抽制而成的,准确地称呼应该是“碳氟化合钓线”。这种线具有结节强度高、不吸水、强耐磨、大比重、低光线折射率等特点,非常适合矶钓时的苛刻要求。

曾经看到许多新手在浮游矶钓时不使用专用碳素子线或者只使用很短的碳素(尼龙)子线。殊不知由于浮水主线的轻比重性质,这种做法不但会造成钓饵下沉缓慢,而且在浪、流的作用下还会使钓组溢动摇摆,影响钓饵的稳定,对于垂钓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再说,仅就耐磨性这一指标看,浮水主线的蜂窝状中通结构也远非碳氟化合钓线的对手,而钓线的耐磨性指标直接关系的是大鱼中钩后钻礁逃生的成功率,因此,直接使用主线拴钩或者仅使用短子线的做法不可取。

(三)主、子线的搭配。矶钓时合理搭配钓线的原则是适应钓场环境、便于操控钓组、保证钓线有足够强度。由此可以有以下配比选择:

1、主线、子线在确保强度前提下尽可能细而柔软。矶钓时需要反复控带钓组,细而柔软的主线具备更良好的顺滑性,更容易被操控也更不容易受外界干扰造成钓组偏离航道。同样,细子线也更不容易使鱼产生警惕性,中钩的机会也更多。但具体到采用多粗的线要受钓线强度的制约。比如以钓黑鲷为例,3号主线搭配2.5号子线的配置在绝大多数场合应该是绰绰有余,即使用2号子线搭配1.75号子线的线组,在海底不是十分复杂的钓场也足以应付体长40公分以内的黑鲷。

2、主线粗于子线。这是最基本的配比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钓场。

由于矶钓主线的蜂窝状结构,同样号数的矶钓主线拉力肯定弱于同样号数的碳素子线拉力,因此为了确保挂底或中大鱼不至于断掉主线丢失整套钓组,一般主、子线的搭配原则是子线小于主线1到2个号数,这样的搭配在挂底时一般被拉断的部位在子线的拴钩位置。比如2号主线可以搭配1.5甚至1.75号碳素子线,2.5号主线可以搭配1.75甚至2号主线,依此类推。

3、主、子线同号甚至“倒拉车”。在大鱼多且吃饵欲望强的钓场,如果能够通过正确的诱饵策略使鱼离开礁石等障碍物海底冲到中层甚至上层吃饵,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挂底的顾虑,另外鱼吃食欲望强时对子线的粗细也没有太大要求,因此我们就可以采取主线、子线同号甚至子线号数大于主线号数的“倒拉车”钓组配置,从而获得良好的钓组操控性和高强度的完美结合。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上看主线存在不安全隐患,但由于线轮外的主线长度一般长于子线,主线在受力时会有一定程度的延伸,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主线断线的几率,在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安全的。比如在海底堆石较多的防波堤钓场,如果能将鱼引离乱石底进行浅钓棚垂钓,就可以采用这种钓组配置。这样即使中钩的大鱼返身冲向乱石窟窿,比较粗的子线也会降低被礁石割断线而跑鱼的状况出现,从而提高起鱼成功率。

4、子线的长度。碳氟钓线具有高比重、高耐磨性和良好恢复性的优点使它非常适合做矶钓子线。其高比重性质使得在缓流情况下即使子线不夹咬铅也会比较顺畅自然地下沉,同时能将钓饵稳定在一定水层运动;良好的恢复性使它在受到外力摩擦蜷曲打卷时,只要稍微用力反复捋几次就会恢复直挺状态;高耐磨性保证了即使溜鱼时子线被迫接触礁石也不容易应声而断。因此,为了将它这一优点充分发挥,子线自然是越长越好。

但子线的长度又受到钓竿长度的限制。子线太长不但造成抛投钓组困难,而且中鱼收线时由于浮标的阻挡,过长的子线会使得钓竿不容易将鱼弓出水面,如果为了将鱼拉到水面而过度收线,就会发生浮标顶断竿梢的事故。因此,以5米3长度钓竿为例,子线的长度如果超过4米操作起来困难就比较大,而使用更短些的钓竿则应该采用更短的子线。

既然在深钓场子线最长可以设置到4米左右,那么在浅钓场子线应该设置多长?我个人的习惯是:在4米以内浅场垂钓时,5米3钓竿设置的子线长度可以小于钓场深度40到50厘米,这时我们将钓棚调整到离底2、30公分时,浮标以上可以预留20公分左右的拖摆逗引空间,这种预留拖摆空间的做法相比于固定钓组在拖摆效果上更具优势。

5、钓线的使用和保养。为了使主线、子线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平时在保养和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有必要进行说明:一是主线、子线平时应尽量避免在阳光下长期曝晒,以免钓线过早老化;二是新主线在向鱼线轮缠线时避免让主线扭曲上气成麻花状,因为扭曲的线会破坏线的蜂窝状结构使线的浮水性能降低。为了保证这一点,在向线轮缠绕时最好两人操作,其中一个人将螺丝刀或铁棒插入线盘中间的孔中做转动轴,另一个人负责摇轮缠线,如果将线盘直接扔在地下一个人自行缠线,结果必然是由于线盘乱跳造成缠绕的主线扭曲;三是每次使用完的主线建议剪掉10米左右的长度。因为使用过程中挂底和中鱼的拉力都会使鱼线轮线杯外面一定长度的主线内部结构被破坏,使线的浮水效果和拉力较低,从而影响下一次出钓;四是每次出钓回来后应该取下线杯放入温淡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主线上的海水成分被清洗掉,避免海水对线的长期腐蚀;五是使用后的子线或多或少都会被磨或被抻,因此不宜多次反复使用,当天用完的子线一般应当弃置。

最后从环保角度顺便说说对废弃钓线的处理。经常在钓场看到一些钓友将挂断的废弃钓线以及垃圾袋扔在钓场,这种做法实在是对于钓场生态的犯罪!废弃的子线、主线如果缠在礁上就会影响礁石上水生物的成长,被浪冲到水下不但会导致钓鱼时经常钩到线,水下的线如果逐渐增多还会交织成一张网,使谨慎的鲷类矶钓对象鱼避而远之。因此呼吁广大钓友做一个有素质的钓鱼人,对于废弃的钓线最好在手掌中缠绕后剪成短段,然后装入垃圾袋中带回处理,同时将钓场遗留的垃圾一并带走。

木刻画图片简单漂亮

巴西龟不吃东西也不动怎么办